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

长效地平类降压药 , 一般指的就是一天吃一次的降压药 , 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左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片、西尼地平片、贝尼地平片等 , 这一类药物除了降压之外 , 在慢性肾脏病治疗及保护肾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
文章图片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高血压肾病 , 严格控制好血压是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基础 。 同时也是减少心血管疾病 , 保护靶器官的重要手段 。
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肾脏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平均动脉压要小于97mmHg , 如果尿蛋白每天大于1g的患者 , 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 平均动脉压要小于92mmHg 。 为了使慢性肾脏病达到理想的血压 , 常需联合3—4种降压药 。
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
文章图片

在实际应用中 , 长效地平类降压药常联合普利类(XX普利)或沙坦类(XX沙坦)降压药 , 二者具有协同降压、保护肾脏的作用 。 地平类降压药既扩张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 , 也扩张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 。 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只扩张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 。
一般认为扩张了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 , 会使得进入肾小球的血流量增加 , 造成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 , 对肾脏不利 。 但是长效地平类降压药 , 它也扩张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 , 对整体血压的有效平衡 , 可以克服其扩张肾脏入球小动脉的弊端 。
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
文章图片

【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也就是说充分降压达目标值后 , 并不造成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 。 从而使肾小球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得到改善 , 同时也能排钠利尿 , 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 联合应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可起到互补效果 , 发挥更大的肾脏保护作用 。
此外 , 长效地平类降压药在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衰竭)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 一方面在肾功能受损时 , 不需要减少长效地平类降压药的剂量 , 另一方面该类药具有改善血管钙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对于改善心脑肾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 可纠正在肾衰竭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的高血压 。 可拮抗或预防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造影剂或环孢素A造成的肾损害 。
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
文章图片

地平类降压药可与各类降压药联合使用 , 包括普利类、沙坦类、洛尔类、利尿剂等 , 降压效果明确有效 , 个体差异小 , 不受食盐摄入量的影响 , 尤其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 也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肾动脉狭窄、慢阻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冠心病、脂质代谢紊乱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 对血脂、血糖、尿酸、血钾的代谢无影响 。
长效地平类降压药的作用是逐渐产生的 , 应该从小剂量逐渐加量 , 降压作用一般在服药1周左右出现 , 最大降压效果一般要在4-6周后才会出现 , 所以特别是刚开始服用这类药物的朋友不能着急 。 除非血压极高需要紧急降压外 , 降压讲究的是缓慢平稳的降到目标值以下 , 避免血压过度波动 。
肾脏|长效地平类降压药,降压兼保护肾脏、抗动脉硬化,但起效慢不要急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