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4种肾病易被尿毒症盯上!早点做好2件事可避免太早打交道

肾病|4种肾病易被尿毒症盯上!早点做好2件事可避免太早打交道

文章图片

肾病|4种肾病易被尿毒症盯上!早点做好2件事可避免太早打交道

文章图片


尿毒症的发生是肾功能损伤后长期发展的结果 , 从肾脏损伤早期到肾功能不全阶段最终发展至肾衰竭 , 病情从早期发展到后期肾功能损伤是逐渐加速损伤的过程 , 并不是说一定会到尿毒症 。 关键看控制到过程是否更及时 , 更加有效 。

多数肾病类型基本上是如上的发展过程中 , 但不同病理影响有快有慢 。 相对发展慢的疾病来说 , 一些进展快的肾病患尿毒症的风险会较高 。

虽然有些肾病从发病原因、病理进展等导致预后不乐观 , 但往往早期通常都不是很严重 , 也是严格控制肾功能恶化的最好时机 。 因此在早期发现病情后积极用药、合理治疗往往预后也能得到很大改善 , 显著降低尿毒症的发展风险 。
其中这几类肾病符合早期可稳定控制住 , 晚期尿毒症风险更高的规律:
  • 1、大量蛋白尿的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的病理表现为免疫炎症反应液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以及足细胞的损伤 , 导致大量免疫因子蓄积在肾脏组织表层 , 诱发肾脏不断损害 , 导致尿蛋白、水肿等症状 。
尿蛋白是影响膜性肾病早期肾功能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相对来说 , 膜性肾病治疗整体病程较长 , 恢复时期比较缓慢 , 虽然说早期一二期有一定自发缓解性 , 但尿蛋白出现有的甚至达到数十克的肾友还是要积极的用药治疗 。
膜性肾病抑制尿蛋白流失的主要方案是以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搭配为主 , 二套方案则是单独服用免疫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等 , 还有沙坦或普利类药物方案 。
除了要尿蛋白的指标的稳定 , 还需要关注血浆白蛋白、PLA2R抗体、肾功能三项指标 。

  • 2、炎症反应活跃的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早期血液内的炎症反应异常活跃 , 主要与免疫反应相关 。 一般早期需要大量激素冲击控制 , 以抑制肾细胞的纤维化发展 。 部分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改善 , 可维持长期稳定 。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始终无法缓解 , 导致病情持续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 , 甚至肾衰竭 。
严格控制狼疮性肾炎的关键是调节自身免疫系统 , 提升自身免疫力来增强抗体 , 加强对炎症的对抗 。 除了激素类药物为主的方案 , 目前对控制狼疮肾炎的进展 , 也有一些不错的药物用于临床 。 包括霉酚酸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 还有中医药方法调理等等 。
用药强度的加强对改善一些迟迟病情没有缓解的情况效果明显 , 因此在控制狼疮方面一定要早进行免疫控制 , 等到肌酐升高后再抑制效果往往会打折扣 。

  • 3、悄无声息的多囊肾
众所周知 , 多囊肾典型特征是遗传性 , 亲属患病 , 直系亲属发病率偏高 , 因此是比较好预防的 。 可以每年做体检 。 但有些肾友虽然能预防但却不能阻止发生 。
多囊肾早期发展主要是以潜血、尿蛋白为主 , 表现为肾炎特征 , 治疗是以控制囊肿发展及破裂为主同时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 , 改善尿蛋白相关症状 。
抑制囊肿发展一方面是手术控制 , 另一方面是配合中医药方法调理 , 活血化瘀 , 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囊肿的自我缓解 , 从根本上改善肾脏的生存环境 。 对已经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的肾友 , 肌酐升高后 , 则需要注意肾细胞纤维化发展 。 可采取中医药方法加强肾脏排毒 , 修复部分受损肾脏 , 降低尿毒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