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糖尿病是以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长期血糖增高会对人体的心、脑、肾、血管及周围神经等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一旦确诊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并接受合理的降糖治疗。
然而,与糖尿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名目繁多,很多患者并不完全清楚自己需要做哪些检查,每种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今天笔者就帮大家简单地梳理一下,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如何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从字面看,“糖尿病”似乎是以“尿糖”为特征的疾病,但事实上,仅靠尿糖阳性不足以诊断糖尿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尿糖结果还可呈现阴性。因此,是否能够确诊糖尿病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那么,想要明确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需要做哪种检查呢?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空腹血糖(FPG)
指禁食(可正常饮水)8~10小时后采集静脉血测定的血清葡萄糖浓度。临床上,连续两次FPG≥7.0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大多数患者都是据此诊断为糖尿病的。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餐后2小时血糖
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等待2小时后测定的血清葡萄糖浓度。这是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另一个依据。若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临床上某些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但是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对于这一类患者,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诊断糖尿病,减少漏诊的情况发生。
很多人没有糖尿病,却担心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想要做个检查测测自己的糖代谢能力。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做以下检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基础状态下摄入进定量的“糖”,在随后的2小时内采集多个时间点的血液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动态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以此评估糖负荷下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这个试验一般不用于诊断糖尿病,主要是用于协助诊断糖尿病相关状态。
所谓糖尿病相关状态,就是已经出现了糖调节能力的缺陷,但还不足以确诊为糖尿病的状态,也可认为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这个前期表现有两种,一种叫空腹血糖受损(IFG),就是空腹血糖轻度升高(6.1~7.0毫摩尔/升),但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7.8毫摩尔/升);一种叫糖耐量减低(IGT),即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但是给予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无法降到正常值,而是介于7.8~11.1毫摩尔/升之间。
与OGTT相类似的还有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二者的区别是:在IGTT中,患者通过静脉注射而非口服的方式获得一定量的糖负荷。IGTT适用于那些胃部切除术后,胃肠道吸收不良或不能承受大剂量口服葡萄糖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怎样了解血糖控制得如何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文章插图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血糖自我监测中可发现,受每日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血糖水平往往波动很大,因而不易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为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血糖的平均水平,我们需要检测血液中更为稳定的标志物——糖化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