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游新闻13年前|新农人? “田保姆”蒋丽英:把家乡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村 让农民当“甩手掌柜”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
13年前 , 她毅然关掉在重庆经营的4家美容美发店 , 回到家乡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 , 发展起黑花生、黑玉米、黑土豆等农作物种植 , 并将最新的无人机飞播技术应用到水稻种植中 , 为成千上万的农民提供水稻种植技术指导 , 让农业耕作效率大幅提升 。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13年前|新农人? “田保姆”蒋丽英:把家乡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村 让农民当“甩手掌柜”
文章图片
▲操作无人机的蒋丽英
她就是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支部书记、主任蒋丽英 , 更多时候 , 村民喜欢亲切的叫她“田保姆” 。
如今 , 这位“田保姆”更立志要将自己的家乡龙桥村打造成丘陵地区的现代农业示范村 。
她的底气从何而来?对于未来 , 她又有哪些想法、计划?在虎年伊始 , 蒋丽英向上游新闻采访人员娓娓道来 。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13年前|新农人? “田保姆”蒋丽英:把家乡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村 让农民当“甩手掌柜”
文章图片
▲蒋丽英指导村民发展油菜种植
美发老板返回家乡
让黑花生开花结果
今年45岁的蒋丽英出生在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 , 曾几何时 , 这里的大多人想的都是离开家乡跃过“农门” , 而蒋丽英却成为了回到家乡 , 振兴一方田土的新农人 。
上个世纪末 , 20岁出头的蒋丽英怀揣着美发高级技师证书来到重庆 , 在她经营的美容美发店里 , 热情好客的她不时会将老家带来的土特产分享给大家 , 土花生、土鸡蛋、土猪肉、梁平柚子等 , 一来二去这些土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蒋丽英也会从乡亲们那里收购一些放在店里销售 。
虽然身在重庆 , 但她的乡愁却从未忘却 。 在2009年 , 蒋丽英作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决定 。 “当时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 , 我对于农村也有一种情怀 , 也很看好农业的发展前景 。 ”蒋丽英说 , 她关掉了在重庆的4家美容美发店 , 回到家乡决定种植当时比较少见的“黑色食品” 。
起初 , 蒋丽英想发动乡亲们一起种植 , 但大家认为美容美发上 , 蒋丽英是专家 , 但搞农业 , 她却是“门外汉” 。 无人响应蒋丽英的召唤 。 于是 , 蒋丽英拿出20万元积蓄 , 流转了70多亩土地 , 主攻黑花生种植 。 蒋丽英不仅自学播种、管护、采收等专业技术 , 还请来专家当顾问 。 边学边干 , 不到一年 , 蒋丽英就成了种植能手 。 第二年 , 黑花生迎来了丰收 , 产量与普通花生差不多 , 销售价格却高一倍以上 。
蒋丽英趁热打铁 , 在村里组织召开动员会 , 开始有村民愿意种植黑花生 , 她又将黑花生种子送给村民 , 每户10斤 , 并进行技术指导、承诺收购等 。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13年前|新农人? “田保姆”蒋丽英:把家乡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村 让农民当“甩手掌柜”
文章图片
▲蒋丽英正在和村民交流
蒋丽英逐渐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 , 又辐射带动碧山镇5个村、袁驿镇3个村、合兴镇大梨村和复平镇大龙村大面积发展黑花生种植 。 为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 , 蒋丽英还牵头组建了梁平县新农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后更名为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 。
伴随着黑花生产业的做大做强 , 遇到栽种、收获等农忙季节 , 一些种植黑花生的大户却面临请不到人帮忙的窘境 , 蒋丽英又到南充农科院学习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 , 并购买全套花生机械化生产设备 , 在重庆首家实现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 。 如今 , 黑花生虽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 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 , 黑花生却着实在梁平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 。 这些年来 , 在蒋丽英的带动下 , 梁平区3000余户老百姓靠着种植黑花生 , 亩增收1000元以上 。
“田保姆”操作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