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饭后百步走,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饭后百步走 , 活到九十九” , 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 。 “百步”只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 。 一些老人家 , 饭后喜欢结伴出门溜达 , 岂止百步走 , 经常一走就个把钟 , 甚至几千步都有 , 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锻炼方法 。
速度|饭后百步走,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但专家提醒 , 饭后散步也有讲究 , 并非人人都合适 , 即便适合 , 活动量也因人而异——
并非人人合适饭后散步
最近阿荣(化名)的奶奶找他“投诉”说 , 他爷爷看了一档养生节目说饭后散步不好 , 现在吃完饭都不愿意伴奶奶去散步了 。 奶奶便搬出“饭后百步走 , 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 希望阿荣帮她说服爷爷 。 占理不占亲的阿荣来了句“你们说的都不对” , 结果被奶奶移出了群聊 。
饭后适当散散步 ,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 , 有助放松心情 , 还能促进胃肠蠕动 , 所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
不过 , 饭后散步也有讲究 , 并非人人都合适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叶正茂副主任技师建议 , 饭后休息二三十分钟后再开始散步较为适宜 。 如果饭后马上散步 , 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 , 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 , 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 , 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群来说 , 或是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 尤其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冬季 , 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 , 特别是老人家 , 进餐时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 , 要是匆忙离开餐厅 , 在瑟瑟的寒风刺激下行走 , 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 , 容易引起风寒头痛 , 甚至可能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 。 所以 , 饭后走不走 , 是因人而异的 。
哪些人适合“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 , 适合平时高血糖、形体较胖、胃酸过多、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 。 散步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 , 从而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 。 所以 , 适合的人饭后以散步来调节精神 , 是不错的选择 。
哪些人“饭后不要走”
“饭后不要走” , 主要针对体质较差、低血糖、贫血、体弱多病 , 尤其是患有胃下垂或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
步行锻炼最好在晚餐后两小时 , 以没有气急、气短、身体微出汗为最大限度 , 每次行走15至20分钟 , 中途可依据情况适当停下来休息 。
饭后走路莫求快贪多
很多人认为走路时速度越快 , 强度越大 , 锻炼效果就越好 。 叶正茂提醒 , 其实走路速度过快反而易造成身体损伤 。 走路速度应与自身身体素质相配 , 不可盲目求快 。
随着微信运动的流行 , 很多人在微信步数上暗暗较劲 。 为了抢占运动排行榜榜首 , 有的人一天走路步数高达几万步 , 这种做法也不可取 。
特别是老人、体胖或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 , 走路锻炼更要适可而止 , 要在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 , 不要盲目贪多 。
饭后怎么走 方法学起来
叶正茂推崇“闲庭信步” , 心情尽量放松 , “百步走”也可以理解为“摆步走” 。 除此之外 , 散步还要注意天气和节气的变化 , 比如秋冬刮大风降温时 , 就不太适合在户外行走 , 特别是老人家 , 天气条件不好时在室内适当走动更安 。
饭后怎么走对身体更好?以下这些小方法 , 不妨选一个适合你的试试看——
1. 普通散步法: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 , 每次20~30分钟 , 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