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燕窝|2022年了,还有人为燕窝买单吗?

炖燕窝|2022年了,还有人为燕窝买单吗?


中国浓厚的送礼文化孕育了庞大的礼品市场 , 而以高端、体面、健康、营养、滋补自居的燕窝 , 在经历过 \" 毒血燕 \"\" 假燕窝 \"\" 虚假功效宣传 \" 等负面舆情后 , 依旧是这个市场上的宠儿 。
借着 \" 朋克养生 \" 这一波消费风潮 , 定位更加年轻化的网红燕窝品牌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燕窝消费热度不减 , 资本市场上 \" 燕窝第一股 \" 也开始浮出水面 。
2021 年年底 , 赶在新春佳节到来前 , 成立长达 24 余年的老牌燕窝公司——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燕之屋 \")谋求上交所主板上市 。 如成功过会 , 将成为 \" 燕窝产业链第一股 \" 。
招股书显示 , 燕之屋此次拟募集资金达10.2 亿元 。 而截止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 , 公司总资产为6.8 亿元 , 净资产为 2.9 亿元 。 远超公司资产的拟募资金额引发外界的疑虑 。
食品赛道内卷 , 卖燕窝的也要上市融资了 。 但问题是 , 燕窝生意一直以来广受 \" 智商税 \" 诟病 , 相关企业上市到底靠不靠谱?
不可否认的是 , 尽管负面舆情缠身 , 但公众消费燕窝的热情不减 。
国燕委发布的《2020 燕窝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 , 2013-2020 年间 , 我国燕窝市场规模从 60 亿元飙升至 400 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达 33% 。
由于进入门槛低、利润空间大 , 燕窝往往被认为是暴利行业 。 从毛利率这项指标来看 , 的确如此 。
根据燕之屋招股书 , 从行业平均值来看 , 2018-2020 年 , 燕窝的毛利率均在 50% 以上 。
不过 , 燕之屋的毛利率在同行中却并不亮眼 , 甚至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 招股书显示 , 2018-2020 年 , 燕之屋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1.8%、48.6%、48.7% , 呈现出下降趋势 , 且均低于同期的行业平均值 。
而毛利率的下降 , 则主要与行业竞争加剧而引起的 \" 价格战 \" 有关 。 燕窝市场规模的高速扩张 , 吸引新老玩家的涌入和发力 , 打 \" 价格战 \" 则是最常见的竞争手段 。
招股书显示 , 燕之屋的主打产品——碗燕的平均销售价格从 2018 年的 180.9 元 / 碗 , 降至 2020 年的 155.0 元 / 碗 , 而燕窝中的新概念品种——鲜炖燕窝的平均销售价格则在 3 年之内腰斩 , 从 2018 年的 134.6 元 / 瓶 , 降至 61.7 元 / 瓶 。
这背后一方面有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因素影响 。 2018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 , 燕之屋的采购均价分别为 13.42 元 / 克、12.54 元 / 克、11.90 元 / 克、11.27 元 / 克 。
然而更重要的是 , 新晋燕窝品牌的强势入局给燕之屋这样的老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 公开数据显示 , 在天猫商城 , 销售燕窝产品的店铺数量有近 600 家、品牌近 200 个 。
比如成立于 2015 年、靠即食鲜炖燕窝概念产品出圈的小仙炖就是一个强劲的后来者 , 成立至今获得洪泰基金、周鸿祎、广发证券、IDG 资本、CMC 资本等多个投资机构融资 。
相比于传统的干燕窝和即食燕窝 , 鲜炖燕窝保质期更短 , 采用按周冷鲜配送到家模式 , 并且在品牌定位上更趋于年轻化、日常化 , 以区别于传统燕窝面向中老年群体的高端礼品定位 。 而小仙炖也正是借此打开了燕窝市场 。
【炖燕窝|2022年了,还有人为燕窝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