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结节、囊肿和增生……看完体检报告我慌了

作者:张依琳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 , 一些人在体检中发现有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 , 或是查出身体的某个地方出现了“结节”“囊肿”“增生”等等 。 一些人担心 ,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癌症?结节囊肿又是啥?
检查|结节、囊肿和增生……看完体检报告我慌了
文章图片

资料图:某医院门诊楼 。中新社采访人员 殷立勤 摄
常见的肿瘤标记物都有啥?
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主治医师李婧介绍 , 肿瘤标记物就是血液里面检测到与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的物质 。
肿瘤标志物类型非常广泛 , 体检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包括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 还有糖类抗原CA系列的CA199、CA125等 。
另外 , 还有一些名称与肿瘤无关的指标 , 比如铁蛋白、M蛋白等也可能与肿瘤有关 。
目前 , 明确用于筛查 , 有效的肿瘤标记物是PSA和AFP 。
肿瘤标志物异常≠患癌
医生介绍 , 40岁以上男性可以定期查PSA筛查前列腺癌 , 而有慢性肝炎病史 , 肝癌风险增加人群要定期查AFP 。
此外 , 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 , 卵巢癌或胰腺癌风险升高的人群也可以查CA125 , CA199 , 但是肿瘤标记物不能替代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 。
肿瘤标记物和肿瘤之间仅仅是有相关性 , 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也就是说得了肿瘤它不一定升高 , 升高了不一定是肿瘤 。
需要注意的情况一个是显著升高 , 翻了好几倍的增长 , 一个是越来越高 , 就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寻找可能的肿瘤 。
因此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不要紧张 , 更不要上网求医 , 还是听取专业的意见 , 完善该做的检查 , 然后动态观察变化 。
检查|结节、囊肿和增生……看完体检报告我慌了
文章图片

增生、囊肿、结节一样吗?
除此之外 , 医生介绍 , 对于增生、囊肿、结节这些在体检报告里经常见到的描述 , 不同部位出现的病变潜在风险不一样 , 无法一概而论 。
例如 ,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女性乳腺的正常表现 , 囊肿一般也是良性的代表 , 没有必要过度焦虑 。
而同样是囊肿 , 在肾脏、卵巢出现有时候也有潜在恶性的风险 。
为了规范描述 , 乳腺 , 甲状腺 , 肺部结节会给出分级 , 如果是在4级以上就需要注意了 。
李婧强调 , 要注意历年体检报告的比较 。 对于新发现的囊肿、结节需要增加观察频率 , 3个月左右到医院进行一次复查 , 观察一下大小的变化 。
另外 , 息肉是长在黏膜上的病变 , 会在胆囊、胃肠道出现 。
胃肠道息肉有变成恶性的可能 , 应该切除 。 而对于胆囊里的息肉 , 一般以1cm为标准 , 大于1cm的考虑切除 , 生长过快的息肉也需要处理 。
总的来说 , 体检报告里面涉及查体、检验、检查 , 术语繁杂 , 不推崇大家去网上搜索 。
医生表示 , 正规的体检机构在发现高度可疑征象也就是高危异常值时去主动通知客人 , 在体检报告里清晰明确告知是否需要就诊 , 或者几个月后复查 。
【检查|结节、囊肿和增生……看完体检报告我慌了】医生也鼓励拿到体检报告后去跟医生做面对面的咨询 , 在了解到个人情况后 , 能够给出更准确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