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致癌因素,我国半数人群感染,如何有效防控?

融媒体采访人员 裘佳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第15版致癌物报告,新增8种致癌物(共256种),其中,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致癌因素。该报告显示,HP是一种在胃中定植的细菌,可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大多数人没有表现出症状,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胃癌和一种罕见的胃淋巴瘤。(NIH.2021年12月23日在线版)
我国半数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
HP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根据《HP感染率与不同环境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报道,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在全球自然细菌感染中超过50%。其中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超过发达国家。HP更常出现在基础设施较差、缺乏卫生饮水和排水系统的地区,也能够通过唾液或其他体液传染。
我国是HP感染的高发国家。根据20012014年全国HP调查显示,我国的HP感染率在40%~90%,平均为59%,其中儿童为40%。最新的超百万人群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我国大陆的HP感染率为44.2%,估计有5.89亿人感染,西北地区(51.8%)、华东地区(47.7%)和西南地区(46.6%)的感染率相对较高(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年12月3日在线版)。
尽管我国流行趋势表明,近年来我国HP感染正持续下降,但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高水平。
目前,科学家认为HP是造成肠型胃癌最重要的、也是可以控制的因素。据数据显示,我国25%~30%的HP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此外,HP感染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密切相关。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策略
目前我国和国际上均采用以下2种HP感染的诊治和管理策略:
第一,“检测和治疗”:该策略是针对未经调查、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年轻(
第二,“筛查和治疗”:该策略适用于HP感染率较高的地区,或有胃癌家族史、有报警症状且生活在胃癌流行地区的患者。在西方国家,由于HP感染和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均较低,以人群为基础的HP“筛查和治疗”策略获益较小;在HP感染率较高和胃癌的高发地区,根除HP的“筛查和治疗”策略有助于预防胃癌,具有成本效益优势,值得进行基于人群的筛查和干预。
由于HP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加强宣教、防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感染的发生,在HP感染的防控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可作为阻断HP感染和传播的第三种补充策略。
近日,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共同发布了《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为HP的防控和管理提供指导。(中华消化病学杂志.2021,41:221)
共识指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由于生活习惯相似、共用生活器具、密切接触等原因可能导致HP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这也是部分患者HP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HP感染有典型的家庭聚集特点,胃癌患者一级亲属中HP感染者通常有较高的胃黏膜病变风险。持续的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多数患者在儿童时期感染后,经多年发展,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胃癌患者的家属是胃癌的高风险人群,应对其进行HP检测,并对HP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对于家庭中出现胃黏膜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患者,也应明确HP感染情况,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