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雪山飞”“黑科技”为健康冬奥添保障( 二 )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牵头下,诞生了一支能“雪上飞”的医生队伍。2018年,通过层层测试与选拔的40名来自脊柱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医生,组成了高山滑雪医疗保障团队。他们在专业滑雪教练团队的培训下,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滑雪技能。
运动员|“雪山飞”“黑科技”为健康冬奥添保障
文章插图
驰骋在赛场上的高山滑雪医疗保障团队医生。
陈梓凡 摄
比赛时,赛道上的温度可能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地势复杂、风向多变。在高山赛道和低温条件下穿着雪板去救援,对再优秀的医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针对赛场上可能出现的受伤情景,团队内各专业的医生集思广益,通过多次推演和实战测试,编写出可供参考的高山滑雪救援技术手册。
秘密武器
无处不在的“应急医生”
冰球比赛对抗激烈,运动员即便身着专业护具,也难免受伤,尤其是头面部。为了让冰球运动员及时得到医疗诊治,国际冰联要求举办冰球比赛时必须备有CT扫描设备来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安全。
赛场外,停着一辆外表平平无奇的厢式货车,车的内部暗藏玄机,不足20平方米的方舱室内,配备了卧式锥形束CT、冻伤面部数据采集系统、便携式智能心肺复苏机、心电监护仪等。它并不是普通的运输专车,而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研发的冬奥会冻伤及颌面创伤智能方舱,可针对颌面创伤、冻伤等应急情况展开救护。
运动员|“雪山飞”“黑科技”为健康冬奥添保障
文章插图
在方舱中,可实现颌面创伤CT扫描、冻伤产热复温、心肺诊疗监测3项功能的集成。对运动员进行CT检查后,人工智能诊疗平台自CT影像导入,至生成诊断报告,整个过程仅需 30秒,保障运动员在救治黄金窗口期得到有效治疗。它还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将运动员的CT结果通过5G网络传输给远端的专家,进行远程诊疗,给予精准权威的处方建议。
一名患者躺在诊室里做超声检查。灵活的机械臂在该患者腹部移动,床边却不见超声医生。这是近日发生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冬奥医疗保障诊区闭环里的一幕。
超声医生远在闭环外的办公室里,隔着屏幕和患者交流,通过遥控医生端操控探头,让机械臂在患者相应位置移动,超声图像通过5G网络实时传回。在闭环里投入使用以来,5G超声机器人已经在急性阑尾炎、急性肾衰等患者的诊断中一显身手,对于疫情期间紧急危重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跨越了空间距离的医疗网络,为冬奥赛场内外的救治提供了充分保障。
管理有方 科技助力
守好防疫第一关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冬奥会将带来大量入境人员,为涉奥人员和普通公众健康保驾护航,是冬奥医疗保障面临的一道难关。
2021年10月和12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先后发布第一版、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从疫苗接种、海关入境要求、机票预订、出发前检测,到冬奥赛时闭环管理、住宿、交通、餐饮、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密接管理,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等方面,均提供了相关信息,帮助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所有其他涉奥人员顺利度过赛事期间的每个阶段。
运动员|“雪山飞”“黑科技”为健康冬奥添保障
文章插图
运动员|“雪山飞”“黑科技”为健康冬奥添保障
文章插图
其中,闭环管理作为关键时期的特殊管理方式,通过减少不必要接触,既保证涉奥人员和中国民众安全,又使涉奥的各项日常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