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19岁小伙为远离人群竟想进监狱?只因得了这种病

“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
在网络上 , 众多年轻人以此自嘲
表达对社交的焦虑和恐惧
但是
“社恐”不仅仅是自嘲
更是恐怖性神经症的一种亚型
对有些人来说 , 就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病
在上海一家理发店做学徒的
19岁少年王某就是一名患者
为了逃避无处不在的人群
他甚至想出了持刀抢劫进监狱躲躲的主意
“我总是胡思乱想 , 停不下来 ,
想的东西很杂 , 脑子里很乱 ,
也很反感身边有人 , 觉得很吵 。 ”
面对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王某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鉴定|19岁小伙为远离人群竟想进监狱?只因得了这种病
文章图片

“我要打劫 , 你快报警”
少年抢劫未果主动自首
王某原本是一家理发店的学徒 , 包吃包住还能学手艺 。 可是因为患有“社交恐惧症” , 他厌恶与人打交道 , 导致无法专心学习 , 手艺进步很慢 , 赚不了多少钱 。 这又反过来让本就受病情烦扰的他更加沮丧 。 “我就想到牢里去 , 暂时逃避外界的一切 , 远离人群 。 ”王某说 。
2021年除夕夜前一天 , 王某开始实施他的“入狱计划” 。 他随身携带了一把水果刀 , 找了一家鲜有人光顾的小便利店 , 开始抢劫 。 王某拿过便利店老板递给他的一条香烟之后 , 有些胆怯地后退两步 , 才将口袋里的刀拿出来 , 随意挥了一下以示威胁 , 对老板说:“我要打劫 , 你快报警 。 ”
老板以为他在开玩笑 , 未予理睬 。 王某没办法 , 干脆拿着烟走到了门外 , 老板见状 , 招呼了一声让他回来付钱 , 他乖乖地走回了店里 , 再一次对老板说:“我打劫 , 你快报警吧!”老板依然没有理睬 , 随手就将王某手里的烟拿走放回了货架 。 无奈之下 , 王某只能在店门口自行报警 , 投案自首 。
自称有“社恐”的人很多 , 但产生这样荒唐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 王某的情形与网上的自嘲者显然有很大差别 。 因此 , 王某被抓获后 , 司法机关请专业鉴定机构对他进行了精神检查 。 检查结果和他2019年初自行检查的结果一致 , 患有“混合型焦虑障碍” , 时常会胡思乱想、感到烦躁等 。 鉴定结果认为 , 王某对本案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 也具有受审能力 。 于是 , 2021年3月 , 公安机关提请松江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 。
坐牢治不好“社恐”
店主愿意出具谅解书
根据在案的种种证据 , 王某的所作所为确实足以构成抢劫罪 。 但是 , 坐牢真的能帮助这个年轻人治好“社恐”吗?
带着这个问题 , 承办检察官咨询了精神鉴定专家 。 一番交流后 , 两人都认为 , 如果逮捕羁押王某 , 他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 监管场所内鱼龙混杂 , 反而会导致他的病症加重 。 本案中的被害人 , 便利店店主也表示 , 自己完全没有把王某的行为当作抢劫 , 丝毫没感觉受到威胁 , 愿意出具谅解书 , 希望不要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 。
此时 , 王某尚被羁押在看守所 , 检察官又担心 , 如果贸然对其取保候审 , 王某会为了“进监狱”选择再次犯罪 。 为此 , 检察官联系上了王某的父亲 , 对方表示 , 王某自从患病后 , 就十分抵触和人打交道 , 对家人也是如此 , 所以他也尽量避免和王某见面 。 现在孩子出了事 , 如果检察机关作出不批捕决定 , 自己一定会花精力照顾好他 。
随后 , 检察官依照法律程序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审查 。 听证会上 , 人民监督员一致认为 , 以王某目前的精神状况 , 社会和家庭的帮助是必要的 , 羁押候审只会加重他的病情 , 同意对王某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 。 2021年3月 , 检察机关综合多方考量 , 对王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决定 , 公安机关对王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