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网红吃法”不科学,别乱吃!生肉、生水要警惕

2月10日 , 采访人员从镇江江大附院了解到 , 近2个月以来 , 江大附院(又名江滨医院)神经内科竟接连收治了两名脑寄生虫病患者 。 并且 , 均是跟风“乱吃”惹的祸 。
“旅游达人”酷爱生食 , 弓形虫钻进脑子里
院方介绍 , 2021年底 , 48岁的傅涛(化名)突然头痛、发热、流涕 。 一开始 , 就觉得是感冒 , 对症治疗了一段时间却没有明显改善 , 头痛症状愈演愈烈 。 约摸半个月后 , 傅涛发现自己一侧肢体麻木伴乏力 , 看东西有重影 。 他辗转多家医院 , 最终找到江大附院神经内科于明主任团队 。 于明发现傅涛是个旅游达人 , 发病前曾赴多地旅游 , 并多次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 , 这让于明立刻联想到了脑寄生虫病的可能 。
通过腰穿、外周血检查 , 很快揪出了元凶——弓形虫 。 于主任说 , 患者多是因为食用了有弓形虫的生肉 , 虫卵或虫子进入消化道后 , 一步步爬到了脑子里 。 确诊为脑弓形虫病后 , 医生对傅涛进行了驱虫等对症治疗 , 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
“网红吃法”不科学 , 生肉、生水要警惕
很多人误以为 , 只有和动物接触才会感染寄生虫 , 殊不知 , 很多脑寄生虫病都是“吃”出来的 。 就拿火锅来说吧 , “毛肚七上八下、肉卷1分钟……”这是当下很流行的“网红吃法” 。 于明提醒 , 短时间的加热并不能完全杀死肉类中的寄生虫 , 比如猪脑花 , 在红油锅里涮煮时 , 熟没熟透肉眼很难辨别 。 故此 , 建议在涮火锅时 , 肉类尽可能多煮一会儿 。 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鸡肉、鱼肉变成白色 , 猪肉、羊肉变成浅褐色 , 虾蟹类变成橙红色再食用 。
那么 , 平时吃的日料里的刺身之类的 , 是不是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呢?于明解释 , 因为渗透压的差异 , 许多海水鱼寄生虫无法适应人体环境 , 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
于明还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 , 生肉、生水最好不要入口 , 切菜的案板也要做到生、熟分类 , 毕竟 , 感染寄生虫可不是小事 。
编辑:苗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于明|“网红吃法”不科学,别乱吃!生肉、生水要警惕】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