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顶流“脏脏包”没人吃了?记者探访:不少网红餐饮都不红了


昔日顶流“脏脏包”没人吃了?记者探访:不少网红餐饮都不红了

文章插图
大家好,很多朋友不了解昔日顶流“脏脏包”没人吃了?采访人员探访:不少网红餐饮都不红了 , 下面内容是小动在网上替朋友找到的相关内容 ,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排疑解惑!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康旭阳
8月9日,话题#脏脏包为什么现在没人吃了#冲上微博热搜首位,引发网友热议 。
“脏脏包”实际是巧克力可颂涂上卡仕达酱,再裹上很多可可粉,由于外表看起来脏脏的 , 咬上一口,嘴角和手上都会因粘上许多巧克力而变“脏”,因此取名为“脏脏包” 。
2017年下半年,脏脏包开始风靡全国 , 各大烘焙店趁热迅速推出同款,成为不少烘焙店里最畅销的明星产品 。定价二三十元的一个的脏脏包,在巅峰时期曾最高被炒到120元1个 。
然而,这一“超级网红”产品最终没能逃过过气的命运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走访武汉多家烘焙店,难寻脏脏包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柠檬塔塔、开心果可颂、奶酪贝果、碱水结等一众新晋明星产品 。
不仅是脏脏包,脆皮五花肉、酸奶大麻花、炸薯塔、梅花糕、热奶宝……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近年来众多网红餐饮没了声量 。
网红产品更新迭代为何这么快?
脏脏包在烘焙店几近消失
8月9日晚,在武昌街道口一家烘焙店内 , 五六位顾客人手一个托盘,放着碱水面包、奶酪贝果、丹麦热狗、蓝莓派等面包甜点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走遍货架未看见“脏脏包”的身影 。
“我们没有脏脏包这个品类卖,可以试试巧克力可颂、奥利奥软欧包,和脏脏包一样都是巧克力口味的 。”该店店员介绍,自去年她来到该店工作以来 , 就没看见过店里上架过脏脏包 。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一连走访了多家烘焙店,终于在一家佑禾门店看到了写着“脏脏包”的价签,售价18元一个,但临近打烊,店内包括脏脏包在内的大多面包已经售罄 。“每天到这个时候店里的面包基本都卖得差不多了 。”店员说,每天都有顾客来买脏脏包 , 可能因为现在卖脏脏包的烘焙店不多,而脏脏包又是该店的推荐产品 。
但谈及是否有脏脏包限购、顾客为购买脏脏包大排长队的现象,上述店员表示“没有” 。
而在几年前,脏脏包风靡全国时,限购、排队是不少烘焙店的普遍现象,甚至有顾客为了吃上脏脏包,不惜从“黄牛”手中花费上百元购买 。
武汉一家门店的脏脏包(大众点评网友晒图)
2017年中旬,北京网红店Bad Farmers & Our Bakery以限时售卖的方式推出脏脏包,仅在下午1点、5点半时段出售 , 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反响 。此后,全国众多连锁烘焙店、茶饮店纷纷推出脏脏包品类,就连罗森等连锁便利店也卖起了脏脏包 。
据媒体2018年初报道,工作日下午2点半 , 上海日月光中心广场某茶饮店的脏脏包已经售罄 , 工作人员称 , 店铺每天分三个时间段销售脏脏包 , 下午1点、5点半以及晚上8点,每个时间段只售卖100个左右的脏脏包,基本上半个小时就卖完了 。
8月9日,在社交平台#脏脏包为什么现在没人吃了#话题下,网友纷纷留言:“性价比不高”“热量炸弹”“太腻了”“吃完脸上、手上都是巧克力,需要擦半天”……
烘焙界产品多次更新迭代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烘焙界明星产品早已更换了一波又一波 。
在脏脏包之前 , 法式甜品“马卡龙”已经席卷过各大烘焙店 , 最终因为价格太贵、甜度过高,而迅速“销声匿迹”;与脏脏包同期在网络上走红的“沙皮狗慕斯蛋糕”,因栩栩如生的3D沙皮狗造型 , 受到不少网友喜爱,线下烘焙店纷纷复制该蛋糕上架售卖,现在同样难寻 。
近一年内,网红轻奢烘焙品牌“B&C”在成都、武汉、南京、苏州、宁波等地开首店,消费者要想进店选购面包需排队三四个小时 。其招牌产品“原创惠灵顿牛排牛角包”售价58元 , 开店初期每人限购一个,一度被“黄牛”代购炒至350元转售 。
红极一时的惠灵顿牛排牛角包
而如今 , 各种口味的贝果、开心果可颂、碱水结、柠檬塔塔等烘焙产品,接二连三成为小红书等社交网络上的新晋网红 。
“烘焙界的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我们几年前也趁热做过脏脏包 , 大概一年多销量就明显不行了 。”南京一家烘焙店创始人刘先生介绍,烘焙产品很容易复制,以脏脏包为例 , 说白了就是一款普通的起酥面包,制作过程简单,但不同烘焙店复制出来口感可能参差不齐,“如果它叫巧克力起酥面包可能不会有人在意,正是因为有了‘脏’这个噱头,再加上社交媒体的传播,才迅速引起了消费者们的好奇,但复购率不高 。”
刘先生表示 , 烘焙界竞争非常激烈,大众消费者都追求新鲜感,口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因此需要不断推出新品和改进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像近两年流行‘养生’‘健康’概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低糖低热量,口味没那么出众的碱水面包反而成为不少减脂人士的首选 , 脏脏包这种‘热量炸弹’市场空间就小了许多 。”
不少网红餐饮都没了声量
不仅是烘焙界,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近年来众多网红餐饮没了声量 。
武昌粮道街是武汉知名网红小吃街,是外地游客“武汉旅游攻略”里的高频打卡地 。脆皮五花肉、酸奶大麻花、炸薯塔、梅花糕、热奶宝等小吃 , 只要在网络“红”过,几乎都曾出现在粮道街 。
“两年前酸奶大麻花最火的时候,这条街上至少有10家店在卖 。”家住粮道街的市民王女士介绍,那时只要看到门口排长队的,大部分都是排队买麻花的,生意最好的店还曾推出限购措施 , 每人每次最多买两根 。
而8月9日,极目新闻采访人员走遍整条粮道街,仅看到一家酸奶大麻花店,但并非单一品类,该店还挂着荔浦芋头饼、烟囱面包等招牌 。脆皮五花肉、肥肠包大葱等昔日网红小吃,在粮道街上也仅有一两家在售,同样兼售其他当下热门小吃 。
粮道街新晋网红小吃
拇指生煎包、冰汤圆、口蘑虾滑、芋泥冰、手打柠檬茶是目前粮道街上开店数量最多的小吃品类 。采访人员粗略统计发现,售卖拇指生煎包、冰汤圆、口蘑虾滑的门店在整条街上加起来有十多家 。
对于网红小吃频频更新迭代现象,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网红小吃通常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积累一大批粉丝,但这些粉丝对于网红产品往往只是一时的追捧和兴趣,并没有形成长期的消费习惯 。与此同时,网红产品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市场上会出现类似的竞争产品,导致消费者的选择多样化,甚至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出现逆反心理 。
“网红产品仅依赖于短期的炒作和宣传,一旦炒作效果逐渐消退,消费者的兴趣也会随之减弱 。”柏文喜表示 , 商家需要建立长远的经营策略和规划 , 不只追求短期的炒作和利润,而是注重品牌的持久发展和市场的长期占有,保持产品的创新和独特性 , 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以吸引消费者的持续关注,通过品质保证和服务提升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
【昔日顶流“脏脏包”没人吃了?记者探访:不少网红餐饮都不红了】文章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