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厚积薄发,呼吸与共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厚积薄发,呼吸与共
文章图片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聚力科学创新 , 他们以“国家队”的担当 ,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
本文来源:劳动观察
【劳模集体风采】
瑞金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 , 2017年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科室诊治特色包括呼吸感染危重症、慢性气道疾病、睡眠呼吸疾病、肺癌和呼吸介入等 , 拥有6个国家级基地 , 6个诊疗中心及10余个专病门诊 , 目前在全国最佳专科排行榜位居第6名 , 成为国内享有盛誉的学科 。 科室年门诊量18万余人次 , 出院患者10000余人次 。 团队相继获得“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等称号 。 2020年获评上海市劳模集体 。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厚积薄发,呼吸与共
文章图片
三代人凝心聚力 , 70载厚积薄发 。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聚力科学创新 , 赋能学科发展 , 他们以“国家队”的担当 , 在抗击呼吸传染病中发挥着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 , 以科技当先 ,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 他们以“呼吸人”的使命 , 潜心钻研 , 不断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诊治能力 , 给危重患者生命护航 , 为确立我国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及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
科技当先 , 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长期聚焦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关键问题 , 牵头制定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多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指南 , 同时主要牵头撰写了新冠肺炎防治专家意见 , 出版了多部中英文新冠肺炎防治指南 , 有效提升我国应对重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 。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时间、多维度总结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特征 , 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指导 。 关键时刻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瞿介明教授带领团队紧急进行科研支援 , 科室副主任周敏教授2次赶赴武汉协助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 基于2020年1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入院的99例新冠肺炎确诊感染的病例分析 , 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Lancet , 为全球新冠肺炎的认识、诊治、优化筛查提供了策略 , 给全球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厚积薄发,呼吸与共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团队通过动态分析新冠肺炎患者病程 , 发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点及变化规律 , 并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 实现流感病毒肺炎与新冠肺炎的精准鉴别;提出抗疫“第一哨岗”发热门诊早期识别新冠肺炎的关键指示因子 , 促进了新冠肺炎的早诊早筛 。
疫情爆发伊始 , 呼吸科全体108名医护人员均在第一时间取消休假 , 积极报名参与一线抗疫 , 全科共有13人驰援湖北以及援助上海公共卫生中心 。
科室副主任李庆云是上海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 , 他身处抗疫最前线55天 , 作为医疗组组长 , 负责武汉三院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监护病房 , 共140多张病床 , 承担了医院80%以上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厚积薄发,呼吸与共
文章图片
如何更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水平 , 李庆云协同并指导在上海的博士生团队反复远程讨论、研究 , 设计了一种可视化系统 , 通过激光成像系统使其所产生的气溶胶可视化 , 以便于定量分析气溶胶的传播轨迹、传播范围和滞空时间;还设计了一种有效避免飞沫传播、且可局部照明的咽拭子 , 即在拭子柄前端辅以灯光 , 取样时可起到照明作用 , 提高取样质量 。 李庆云教授团队的“气溶胶传播范围与轨迹的可视化系统”和“可局部照明并有效避免飞沫传播的咽拭子”科研成果获得了2项防治新冠的发明专利 , 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