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儿!口腔溃疡止疼,《圣济总录》藏个方子,两味药,送你收藏

省事儿!口腔溃疡止疼,《圣济总录》藏个方子,两味药,送你收藏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圣济总录》、《中药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前几天 , 我看到有朋友给我留言 , 说我的专栏里 , 有大量关于口腔溃疡的内容介绍 。
虽然 , 看了以后获益匪浅 , 但总觉得疗效来得慢 。 对于患者来说 , 快速止疼 , 才是最关心的事儿 。
人家问我 , 有没有对口腔溃疡 , 快速止痛的方子 , 哪怕是治标不治本 , 也行啊 。
我觉得 , 这样的想法 , 代表了大多数读者的心声 。
那现在 , 我就给你聊一个小方子 。 它可能会满足大家的心愿 。
这办法简单:准备中药五倍子、槐花各等份 。 两味药研成细末 , 放在一起 , 用蜂蜜调和 , 外敷在患处 。
省事儿!口腔溃疡止疼,《圣济总录》藏个方子,两味药,送你收藏
文章图片
这个办法 , 我从前在农村工作的时候 , 见一些赤脚医生用过 。 效果 , 还算不错 , 止疼明显 , 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躯体感受 。 至于说治本 , 那就谈不上了 。
印象中 , 有一个中年妇女 , 下嘴唇烂了三个眼儿 。 有一个赤脚医生就用这办法为她止疼 。 别说 , 当天下午就不疼了 , 疮口愈合得相当快 。
在当时 , 我只知道 , 这是源于农村基层中医的土办法 , 是口口相传而来 。
后来 , 我集中精力 , 研究古往今来的临床单验方 。 忽然发现 , 在《圣济总录》第一一八卷里 , 记载一个古方子 , 叫做五倍子散 。 做法 , 就是五倍子和槐花各等份 , 研成细末 , 外敷患处 , 以治疗口疮 。
这时候我才明白 , 这不是啥土办法 , 而是源于古代典籍的小妙招啊 。
所以呀 , 可不能瞧不起基层中医人 。 很多经典的办法 , 就扎根在基层 , 扎根在泥土的芬芳中 。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小方子吧 。
其中的五倍子 , 是传统中药 , 性味酸、涩、寒 , 能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固精止遗、止血、收湿敛疮 。 这个东西外用 , 可以敛疮 , 在疮口表面形成一层类似“保护膜”一样的东西 。 这就有助于止血、止痛 , 促进愈合 。 另外 , 五倍子性寒 , 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功效 。
其中的槐花 , 性味苦寒 , 入肝经和大肠经 , 有凉血止血和清肝泻火之效 。 外用槐花 , 能凉血清热 , 起到对口腔溃疡的止疼作用 。
省事儿!口腔溃疡止疼,《圣济总录》藏个方子,两味药,送你收藏
文章图片
所以 , 这两味药配合在一起 , 对口腔溃疡疼痛、溃疡面周围红肿明显、不敢吃饭喝水、不敢说话的患者比较适合 。
至于说两味药用蜂蜜调和 , 也是为了利用蜂蜜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 。
当然 , 就口腔溃疡的形成来看 , 我们多要追溯到肾阴不足、心脾热盛、肝胆火旺、湿热蕴结等等因素 。 外治口腔溃疡 , 很难触及到问题的根本 。 但是 , 就方便实用的角度来说 , 外用五倍子和槐花又确实值得一试 。 所以说 , 我把它拿出来 , 详细解读 , 供读者朋友们参考借鉴 。
最后 , 还是那句话——我们当代的中医人 , 应该虚心向古代典籍学习 , 向基层民间学习 。 只要我们弯下腰、认真探索 , 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 , 为先贤的智慧所折服 , 找到无尽的可用之才 。
省事儿!口腔溃疡止疼,《圣济总录》藏个方子,两味药,送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