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新冠病毒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歇息”。|他们连续三年在防控一线过年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新冠病毒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歇息” 。 在新春里 , 广州的疾控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 , 日夜辛劳 , 毅然坚守在新冠疫情防控第一线 , 用责任和辛劳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 其中的不少人已是连续第三年在防控一线过年 。
疾控实验室里“一锤定音” , 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快准稳”
刚刚过去的除夕 , 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部副主任技师伍业健在岗位上过的第三个年了 。 上一年的除夕 , 他也是在实验室里迎来零点的钟声 。 2020年 , 广州刚开始抗疫不久 , 大年初一他上班 , 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 , 当时身体还不适应穿着如此高级别的防护服长时间工作的状态 , 交班后他直接在办公室睡到了年初二 。
目前在广州 , 无论是入境人员还是本土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初筛结果异常 , 都需要经过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才能最终确认结果 , 可谓是“一锤定音” 。 28名负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分为数个检测组 , 一班次12小时 , 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地接收、检验各医疗机构送来复核的标本 。
伍业健介绍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不是许多人想象中“把标本取出来 , 放到检验设备里等结果”那么简单 , 而是需要高度集中精神 , 才能同时做到“快、准、稳”——安全、迅速、准确 。 因此 , 每个实验步骤都需要最少两人搭档 , 承担“双保险”的作用 。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新冠病毒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歇息”。|他们连续三年在防控一线过年
文章图片
伍业健(图左)和搭档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新冠病毒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歇息”。|他们连续三年在防控一线过年】接收到标本后 , 实验室工作人员首先要检查标本外包装是否符合密封要求、核对系统中的编号是否一致 , 然后转移到P2实验室里的生物安全柜 , 在那里进行前处理 。 “来到我们实验室的标本都已是初筛结果异常的 , 对人、环境、其他标本的安全都有很高的潜在风险 。 我们每一项操作都需要十分谨慎 , 避免对人和环境造成风险以及标本间的交叉污染 。 ”就拿最简单的开盖这个动作来说 , 需要由其中一名实验员用两手打开一支标本管 , 单手开盖或同时兼顾其他操作是绝对禁止的 , 由另一名工作人员使用移液枪 , 吸取标本滴入核酸提取试剂中 。
“由于各种原因 , 初筛结果有可能会出现误差 。 我们这里是最后把关 , 所以要保证结果100%可靠 。 ”伍业健说 , 加样这个操作对准确性很关键 , 两人要一起紧盯:“试剂板不过成人手掌大 , 上面是96个一模一样、排列密集的透明孔 , 每个孔只会滴入200微升的标本 , 万一哪一个孔加多了一份或者漏加了 , 肉眼上分辨不出 , 但就可能导致结果误报 , 直接影响到管控措施的精准性和整个疫情防控的大局 。 ”
随后 , 他们会将核酸提取板放入核酸提取仪反应40分钟左右 , 才能获得标本中的核酸 。 期间 , 他们需要更换防护服、配置PCR反应试剂 , 再到另一间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 , 把提取到的核酸吸取5微升加入刚刚配置好的0.1毫升PCR反应管中 , 面对一个个小孔同样要集中精神 , 再到第三间实验室放入荧光PCR仪进行PCR反应 。 一连串的操作后 , 这才进入了一轮检查中的“等结果”阶段 。 到跑完反应了 , 读图谱看结果的时候也考经验 。 由于试剂、实验方法等原因 , 检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典型的结果图谱 , 需要仔细研究 , 有时还需要马上重做 , 以确保结果100%可靠、不存在可疑情况 。
随着境外疫情进入又一轮高峰 , 进入1月后 , 广州发现的境外输入的感染者明显增加 , 常常上一批标本刚刚上机 , 又有另一批待复核的标本来到 , 还没歇口气就又要重新一轮上述的循环 , “每次想着做完这批就去脱掉防护服、喝口水 , 但标本一批一批到 , 做着做着又几个小时过去了 。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懈怠:“疫情就是命令 , 要和病毒赛跑 , 就不允许我们出现差错而重做实验 , 也不允许因为赶时间而出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