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海普陀发布寒假假期余额不足|懒觉睡不醒?不想去上学?破解假期综合征有妙招→

本文转自:上海普陀发布
本文转自:上海普陀发布寒假假期余额不足|懒觉睡不醒?不想去上学?破解假期综合征有妙招→
文章图片
寒假假期余额不足 , 不少学生族面临从吃、玩、乐的假期生活回归到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活 。 一想到假期结束 , 课业紧张 , 焦虑感就油然而生 , 这就是“假期综合征”的表现 。
“假期综合征”是指长时间休息后 , 准备上学前 , 孩子变得身心疲惫、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 睡不好、吃不香 , 上学没有激情 。 这个时候孩子仍然沉浸在欢乐的假期气氛中 , 无法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做功课 。 假期综合征是一种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常见情况 , 改善假期综合征需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进行调节 , 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顺利告别假期 , 回归学习生活呢?这些“妙招”不妨一试 。
寒假期间 , 六年级的乐乐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 爸爸妈妈上班 , 爷爷奶奶照顾他的日常 。 每天他都在手机、电脑、游戏和动画片之间无缝衔接 。 春节假期一过 , 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 , 家长发现乐乐脾气越来越暴躁 , 吃不好睡不着 , 一提到准备上学的事情 , 他就烦躁不安 , 说多了还会发起倔脾气 。 其实 , 这主要是因为即将重新投入正常紧张的学习生活 , 部分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陌生感 , 更有甚者会感到恐惧 。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 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在心理上进行调整 , 就能恢复到常态 。
本文转自:上海普陀发布寒假假期余额不足|懒觉睡不醒?不想去上学?破解假期综合征有妙招→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转自:上海普陀发布寒假假期余额不足|懒觉睡不醒?不想去上学?破解假期综合征有妙招→】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建议 , 家长在开学前半个月 , 可以与孩子一起检查假期的作业 , 看看哪些没做完的 , 列一个作业计划表 , 逐步完成剩余的作业 。 调整生活作息也是非常重要适应上学的方式 。 让孩子从大鱼大肉、晚睡晚起的假期生活节奏 , 逐步变成早睡早起、清淡饮食的正常生活节奏 。 增加适量的运动也有效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 。 医生还提醒 , 家长可以逐渐增加对孩子电子产品管控力度 。 如果孩子一时无法适应 , 家长要给予理解 , 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适当监督帮助 , 让孩子逐步从“放假”中脱离出来 。 此外 , 家长要提前了解下学期的课程安排、课程表 , 和孩子一起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内容 , 给孩子一个调整缓冲期 。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的计划 ,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 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
低年级学生难舍悠闲假期 , 高年级学生面对忙碌的假期和开学后的紧张学习也会心生畏惧 。 初三的小雅 , 这个寒假过得并不轻松 。 父母为了能让她考上重点高中 , 放假前就为她准备了各类习题考卷 。 每天 , 小敏不是做学校布置的作业 , 就是做父母布置的课外考题 。 她的“假期综合征”不是小学生那种因玩得太尽兴而收不了心 , 而是在于假期并无放松 , 开学又要面对新学期更加紧张的压力 。 临近开学 , 小雅变得不愿意睡觉 , 开始熬夜玩游戏、看电视 , 像是想要把假期没有玩耍的时间弥补上来 。
针对这样的情况 , 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建议 , 家长不要过度呵斥孩子的行为 , 而是和孩子平等地沟通 , 理解孩子假期一直学习的压力 , 并支持孩子在剩余的几天放松一下 。 其次 , 家长也要和孩子商讨约定 , 保证正常作息的情况下 , 适当玩游戏或外出游玩 , 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 此外 , 一旦孩子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学习的心态 , 试着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来改善他们焦虑的情绪 。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 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 让孩子能够意识到并接受假期快结束了 , 引导他们和同学分享假期中的趣事 , 以放松的心情去迎接新的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