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芳尊|良宵月圆 幸孕连连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如银 。
满街珠翠游村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
不展芳尊开口笑 , 如何消得此良辰 。
译文参考:
这样的夜 , 如果只有灿烂的灯 , 缺少皎洁的月 , 无以尽兴 。
这样的夜 , 如果只有皎洁的月 , 没有灿烂的灯 , 无以为春 。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 , 美人如花似玉 。
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 , 月亮如水似银 。
满街珠宝翡翠闪耀 , 那是春游的村女 ,
歌声嘹亮 , 笙管悠扬 , 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
如果不尽兴游玩 , 开怀大笑 , 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元宵节的习俗
1.花灯寄寓
在古时候灯笼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 。 有人用灯笼驱赶恐惧与黑暗 , 于是灯笼拥有了祈福、祈求光明之意 。 又因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 , 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 , 求取功名 , 求得避邪平安 。
2.元宵灯谜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 , 那时叫“隐语” , 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 , 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 , 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 。 南宋后 , 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 。 因为灯谜都十分的难猜 , 就像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 , 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 。 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 , 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 , 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 。
3.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 , 这种食品 , 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 , 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 , 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可荤可素 , 风味各异 。 可汤煮、油炸、蒸食 , 有团圆美满之意 。
正月十五元宵节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 , 也祝福您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 , 达成所愿 , 幸孕连连 。
【展芳尊|良宵月圆 幸孕连连】(文章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