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特殊隔离病房的人情味:入住者从学步孩童到九旬老人,在这读懂“家与团圆”( 二 )


“腹腔穿孔、心梗、肺栓塞、主动脉夹层……都不是。”周军医生一边上报科室主任,一边提请多学科紧急会诊。强有力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多学科会诊讨论、介入科主任尚鸣异紧急实施CT引导下的肝占位穿刺术……一切都几乎是同时进行,争分夺秒,脓液培养和血培养结果最终得出,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这种细菌虽然临床上不算罕见,但致病性极强,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眼内炎致眼球摘除等严重后果,治疗稍不及时,结果不敢想。”胡建军说。
这晚,还有一名小患者同期被送来。这名刚出生的宝宝在隔离酒店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后就一直嗜睡,周军紧急提请儿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学科的医生联合会诊,再结合头颅CT检查结果,总算排除急性脑损伤,宝宝出院回隔离酒店继续观察。
“最长”陪伴
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日前,这个隔离病房还迎来了最年长“入住者”,一名90岁的德国华裔老先生。脓毒性休克、左肾周感染、急性冠脉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肺炎合并肺不张、急性胃粘膜病变伴出血……入院时,他的诊断写了整整三行!抵达医院不久,老先生还出现了应激性吐血,陪同而来的是老先生的妻子,一名看起来同样需要照顾的老太太。不过,老太太并不爱多语,只要求两人入住同一间病房,让她可以陪着他。
患者|特殊隔离病房的人情味:入住者从学步孩童到九旬老人,在这读懂“家与团圆”
文章插图
换防时的医务人员露出舒心笑容
“几经周折,我们与老先生在德国的三个儿子取得了联系,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医生-家属微信群,利于及时沟通病情与治疗决策授权。”正当治疗一步步顺利推进、老先生病情逐步好转之际,胡建军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老太太心脏病发了,还咯血!医务人员又扑到对老太太的救治中……所幸,结局是好的,两位回到祖国的老人终于一起迎来出院日,并且他们的隔离期也已满,可以真正回家了。
“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绝大多数患者都很理解我们工作的不容易,我们也在治疗中感悟着他们在特殊时期经历的不容易。”护士郭珺怡说,经历春节的隔离病房守护入住者的健康,更守护“大家”的团圆,这里有守护、陪伴,更有人情味。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
患者|特殊隔离病房的人情味:入住者从学步孩童到九旬老人,在这读懂“家与团圆”】*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