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多地印发《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4岁左右”“到2025年,保持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100%”“到2025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7%”……多地发布了适合当地的《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天津:建设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常住人口|多地印发《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章插图
2021年4月,《天津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预期到2025年,天津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36张增加到5.5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3.14人增加到3.5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72人增加到4.0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从3人增加到4人。
此后五年,天津市将健全系统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类、呼吸、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儿童、传染病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创建血液病国家医学中心。发展社区医院,有针对性地加强本地区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开展与机构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设施设备相适应的住院、手术等服务。建立政府主导、资源共享、装备互济的“立体120”院前急救联动机制,加强急救中心及分部、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建设,优化人员、车辆配置,保持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100%、接报至到达现场平均时间10分钟内。
辽宁: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
常住人口|多地印发《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章插图
2022年2月11日,《辽宁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发布。公布了辽宁省“十四五”的一些主要发展指标,其中,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80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约27%左右,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0%,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7%。
“十四五”的重点任务有五个:构建完善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海: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
常住人口|多地印发《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章插图
2021年7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提出上海“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指标: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4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71岁,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37%,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稳定在12分钟以内,三级医院复诊患者中使用互联网诊疗的比例≥10%,参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0%左右。
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推进市民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建设,到2025年,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达95万人;持续推进“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制订实施分层分类签约服务策略,强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长期照护居民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功能社区,覆盖更多家庭;加强安宁疗护服务等。
河南: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甚至不得病
2021年6月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开局‘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河南省“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十四五”期间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的重要安排和举措。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河南将以健康中原行动为引领,从预防、治疗、控费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最期盼的,全力改革发展,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甚至不得病,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开展“一科普六行动”“两建三融四行动”“三进两建一帮扶”健康促进行动等活动。在建好儿童、心血管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基础上,积极创建呼吸、神经、中医、肿瘤等医疗中心。构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医学中心、省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疗中心“四级中心”联动格局。降低耗材价格、管好用好医保基金,减轻群众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