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免气腹牵开器使腹腔镜手术不再“气鼓鼓”

以往手术向腹腔充气存在一定隐患
免气腹牵开器使腹腔镜手术不再“气鼓鼓”
与气腹腹腔镜胃癌手术相比 , 免气腹手术中预先开放小切口 , 能兼具开放手术和气腹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 , 可轻松完成气腹腹腔镜下较难的动作 , 明显提升手术速度 , 且由于操作孔的减少 , 降低了创伤性 。
【手术|免气腹牵开器使腹腔镜手术不再“气鼓鼓”】采访人员2月14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 , 该院胃肠外科主任薛英威教授发明的免气腹腹部牵开器自去年4月应用于早期胃癌微创手术至今 , 已为3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免气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
实践表明 , 这种免气腹装置可助力腹腔镜下探查、游离、血管阻断和淋巴结清扫 , 以及肿瘤组织离断、切除等手术操作的顺利完成 。 使用该装置的患者术后绝大多数恢复良好 , 摒除了由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气体栓塞和循环紊乱等并发症 , 患者术后平均1周内出院 。

截至目前 , 免气腹装置的系列研究已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 。
免气腹腹部牵开器效果近似气腹膨隆状态
腹腔镜技术历经30多年发展 , 现已广泛运用于外科临床的各个专业 。 但临床上使用腹腔镜技术有一个重要的环节 , 即首先要使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 , 以形成手术操作空间 。 在往腹腔内充气后 , 气腹压力会影响到下肢血流 , 对高龄、有血栓 , 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 , 会增加其术后下肢血栓或肺栓塞的风险 , 同时还会造成患者酸碱平衡失调及循环紊乱 。 这些问题虽不常见 , 然而一旦发生 , 就会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 。
使用腹腔镜时采用气腹所造成的这一系列并发症 , 始终困扰着医患双方 , 医学界也一直致力于开展免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器械研发 。
自2012年起 , 薛英威团队开始自主研制免气腹腹部牵开器配合腹腔镜使用 , 先后完成3个版本的升级改良 。 经过10年探索和大小数十次的改进与创新 , 目前研创的4.0版本免气腹装置 , 已能充分满足临床开展免气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要求 。 这种全新的免气腹装置由1个机械臂、1个连接器和3个悬吊钩式腹壁提拉牵开器组成 , 外围支撑框架经滑轨关节固定于手术床之间的滑轨中 , 悬吊臂固定在支撑框架上 , 下端悬吊半圆环 。 半圆环连接腹壁牵开器 , 向上将腹壁悬吊 , 悬吊效果近似于气腹膨隆的状态 。
免气腹手术效果不亚于气腹腹腔镜手术
与气腹腹腔镜胃癌手术相比 , 免气腹手术中预先开放小切口 , 能兼具开放手术和气腹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 , 可轻松完成气腹腹腔镜下较难的动作 , 明显提升手术速度 , 且由于操作孔的减少 , 明显降低了创伤性 。 此外 , 因为没有密闭空间的限制 , 吸引器能在腹腔内进行随意的持续吸引 , 既有利于处置术中出血 , 还能将术中使用能量器械所产生的烟雾和水蒸气迅速吸走 , 从而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干净 , 避免了腹腔镜镜头的污染 , 提高了手术操作质量 。
对比结果表明 , 30例免气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整体上不亚于气腹组腹腔镜手术的效果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薛英威介绍 ,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虽有零星免气腹腹腔镜胃癌微创术的探索和报告 , 但始终没有掀起热潮 , 尤其是在免气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方面 , 更是鲜有成功的案例 。 原因主要是没有研发出成型的医疗器械 , 开展免气腹腹腔镜手术要靠各大医院自主研制的医疗器械来完成 , 所以临床开展较少 , 手术例数寥寥无几 , 更未见到推广应用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