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养肾要改变这些坏习惯,三控三避减少肾损伤

头痛、腰痛、神经痛、痛经 , 就吃止痛药?有糖尿病、高血压 , 却毫不在意 , 任由血糖、血压高低起伏?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环环相扣 , 你还在放纵自己的生活习惯吗?若不小心控制 , 当心健康亮红灯!别再让坏习惯 , 增加肾病 , 甚至透析风险!
肾脏|养肾要改变这些坏习惯,三控三避减少肾损伤
文章图片

糖尿病、高血压 , 让肾脏危险重重
慢性肾脏病除了肾脏本身出问题 ,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 。 最常见的肾脏病因是糖尿病 , 透析病患中20%-30%都是糖尿病患 。 而其他慢性肾病约占40%左右 。 致病机理简单来说 , 糖尿病是因血糖控制不好导致代谢异常、肾小球肾炎是免疫异常、高血压会造成血管伤害、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因感染或毒药害、多囊性肾脏病则是遗传基因变异引起 。
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环环相扣 , 高血糖会造成肾小球高过滤率 , 引发肾小球肥大 , 导致蛋白尿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也易患高血压 , 高血压也是造成肾损伤的原因之一 , 控制患者的血压可减少蛋白尿 , 并大幅降低肾小球过滤率的下降速率 , 进而延缓肾病变的进展 。
肾脏|养肾要改变这些坏习惯,三控三避减少肾损伤
文章图片

肥胖引发的代谢症候群 , 也是增加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 肥胖会影响肾脏的血流量及肾小球过滤率外 , 还可能造成肾小球肿大、硬化、增加肾间质细胞及细胞增生 。
三控三避 免受伤害
治疗肾脏病要对症处理 , 糖尿病在发病10年后 , 约有2-10%的病友会进入需要透析治疗的阶段 , 关键在于病友对于生活、饮食、糖尿病控制是否得宜 。 减重、少盐、多运动有助于延缓体内器官衰竭的时程 , 若生活、饮食不节制 , 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必须透析 。
建议糖尿病人控制好血糖、让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 , 控制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 , 以血管张力素阻断剂降低蛋白尿;高血压肾病患者 , 也要控制血压低于130/ 80毫米汞柱 , 找出让血压升高的继发性原因并予以治疗;多囊性肾病目前没有好的药物 , 但仍必须控制血压 , 并通过遗传咨询帮助面对及预防疾病快速恶化 。
每个人都该护肾 , 但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 更应监测肾功能 ,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蛋白尿患者、65岁以上、长期服用中西药、有家族肾脏病史、痛风、抽烟者 。 监测方式是每年测量血压、验血和验尿 , 再辅以X光摄影或超音波检查 , 才能早发现、早诊疗 。
日常生活方面 , 每个人特别要注意三控三避 , 才能护肾 。 三控是控制血压、血糖、蛋白尿 , 三避则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感冒、避免接受会伤肾的检查 。 像做电脑断层或冠状动脉摄影检查时 , 使用显影剂可能会伤害肾脏 , 因此肾脏病患应将自己的病况告知医师 , 让医师做防范措施 , 比如调整施打剂量等 。 肾脏病患应做到上述口诀 , 才能避免肾功能恶化、降低透析机率 。
止痛药引起肾损伤
肾脏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 , 部分药物具有肾毒性 , 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肾损伤 。 会造成急性肾脏伤害的药物 , 主要是抗生素、止痛药、利尿剂和检查用的显影剂;造成慢性肾脏伤害主要仍是止痛药 , 包括传统止痛药 , 如阿斯匹灵、NSAID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免疫疾病的止痛药5-aminosalicylic acid、草药、精神科用药锂盐 。
一般老百姓习惯自行购买成药来改善病情 , 止痛药、许多感冒药或是咳嗽糖浆等成药也有止痛药成分 。 已有许多文献证实 , 使用止痛药是肾功能变差的重要因素 。 此外 , 还有许多人以养生治病为由 , 服用偏方、不明药物 , 不但延迟治疗的时机 , 这些药物往往具有肾毒性 , 绝大多数的透析患者都有不当用药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