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患者张先生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他是上海首例心肾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期已近5年还开了公司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患者张先生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他是上海首例心肾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期已近5年还开了公司
文章图片
患者张先生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 , 感谢医护人员 。 本文图片瑞金医院供图“感谢瑞金医院 , 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 , 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可以让我站在这里 , 现在我自己开创了公司 。 ”今年46岁的患者张先生表示 。
2022年2月15日 , 正值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 。 当日下午 ,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迎来了几位重要的客人——他们都有统一的身份:移植手术后康复患者 。
吃着汤圆 , 手拿虎年吉祥物与红色的灯笼 , 张先生感受到了这个节日里的一份暖意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是上海第一例心肾移植患者 , 术后生存期已近5年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患者张先生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他是上海首例心肾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期已近5年还开了公司
文章图片
来自瑞金医院的党委书记瞿介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宁光和多学科移植团队一起 , 与诸多器官移植康复患者们共度元宵佳节 , 庆贺他们重获新生 。 张先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早在2009年 , 他就因腹部积水前往医院就诊 , 当时被诊断为肾小球肾炎 , 需要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 2013年 , 他因反复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 , 他又被检查发现患有扩张型心肌病 , 之后他一直依赖药物治疗 。 渐渐地 , 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部分行动能力 , 出行需要依靠轮椅 。
他曾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就诊 , 但由于病情过于复杂 , 治疗效果不佳 。 起初 , 他没有想过要手术治疗 , 直到2017年3月 , 他的心衰症状逐渐加重 , 同时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 , 已处于尿毒症期 , 医生告诉他:还是需要移植手术 , 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患者张先生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他是上海首例心肾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期已近5年还开了公司
文章图片
赵强医生将虎年吉祥物送给一名心脏移植患者 。 经过病友介绍 , 他找到了瑞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赵强教授 , “当时他来医院就诊时 , 身体情况非常不好 , 不仅肾功能不全 , 还出现了全身多器官衰竭 , 如果不及时进行器官移植 , 很可能危及生命 。 ”
张先生还告诉采访人员 , 由于他的心肾两个脏器都不好 , 多名医生都曾告诉他 , 需要心肾同时完成移植 , 如果是单独一个器官移植 , 都可能会出现后遗症 , “当时赵主任告诉我 , 移植手术很紧迫 , 我就在瑞金医院办理了器官需求登记手续 , 幸运的是 , 等候的时间没有太久 , 2017年4月我就被电话告知 , 等到了志愿者捐献的心肾 , 可以马上开展手术 。 ”
经过瑞金医院多学科专家讨论后 , 张先生实施了心肾联合移植手术 。 这两个器官都来自同一个供体 , 这样能尽可能地减少器官排异反应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患者张先生分享自己的移植经历|他是上海首例心肾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期已近5年还开了公司
文章图片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等医院领导为患者送上汤圆、虎年吉祥物、健康科普书籍等 。 2017年4月11日 , 瑞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赵强和泌尿外科主任周佩军为张先生主刀 , 同时在泌尿外科医护团队、麻醉科团队、体外循环团队和手术室护理团队等共同合作下 , 历时8个小时 , 张先生成功完成心肾联合移植手术 。 随后 , 他还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了一个多月 。
术后 , 张先生的心肾功能明显改善 , 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 。 目前 , 他仍然需要每月一次前来复诊 , 定期看门诊 , 并阶段性地调整药物 。 “现在我已经度过了近5年生存期 , 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 不需要依靠轮椅 , 我还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 ”
当日 , 还有诸多曾经实施过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肺脏移植、肾脏移植的患者也分享了他们在瑞金医院重获新生的故事 。 他们中有历经肾移植术后16年的患者 , 目前身体壮况良好 。 还有历经过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移植的18岁女孩 , 移植术后已经度过7年生存期 , 其康复情况良好 , 还完成了大学毕业课程 , 她笑着说:“我喊赵强主任‘赵爸爸’ , 他就像是我的父亲 , 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住院治疗的一个月里 , 他和护理团队给了我无限的关注和照顾 , 让我走出了病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