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男子胸痛倒地幸得及时抢救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采访人员轩慧通讯员周涛)采访人员昨日获悉 , 深圳宝安区的刘先生春节突然胸痛倒地 , 幸好同事及时施救 , 后急救人员迅速介入 , 令他转危为安 。
今年40岁的刘先生在宝安一家超市上班 , 由于工作原因 , 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 。 大年初一早上 , 刘先生去排队做核酸 , 回去上班时突然感觉胸口不舒服 , 随后倒在地上 。 从刘先生单位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 , 刘先生走下楼梯 , 打完电话 , 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倒地 。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 从清醒到倒地 , 不过几分钟时间 。
刘先生同事发现此事后 , 立马对刘先生进行胸外按压 , 同时拨打120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急诊科立马出车 。 这时 , 刘先生呼吸心跳已经停止 , 情况十分危急 。 急救人员一边电话遥控指导刘先生同事继续胸外按压 , 一边拉响警报 , 奔赴目的地 。
7分钟 , 急救人员到达刘先生所在地 。 通过心电监护 , 急救人员发现 , 刘先生正处于室颤状态 。 室颤 , 是指心室发生无序的激动 , 致使心室规律有序的激动和收缩功能消失 , 变成功能性的心脏停跳 , 是致死性心律失常 , 也被称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一旦室颤 , 病人凶多吉少 。
【抢救|男子胸痛倒地幸得及时抢救】急救团队一刻不敢耽误 , 有人除颤 , 有人轮流高质量心肺复苏 , 有人负责建立静脉通路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 有人负责开放气道 , 面罩正压给氧 。 欣慰的是 , 两次除颤过后 , 刘先生恢复了窦性心律 , 心跳105次/分 , 呼吸也慢慢恢复!急救团队立刻把他抬上救护车 。
在救护车上 , 通过做心电图发现刘先生是急性心梗 , 急救人员立即给急诊科抢救室及相关科室打电话 , 启动急性胸痛救治绿色通道 。
到达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后 , 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 , 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 , 刘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 收入急危重症医学部重症监护室 , 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 待复查稳定后 , 即可出院 。
三大关键救了刘先生……
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 , 心源性猝死是其中之一 。 公开数据显示 , 像刘先生这样的心源性猝死 , 我国每年发生54.4万例 , 这意味着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 , 而抢救存活率不足1% 。 像刘先生这样能够抢救回来的 , 实属幸运 。
首先 , 同事及时施救 , 把握住了猝死的黄金抢救期 。 心脏骤停后的四分钟内 , 是猝死的黄金抢救期 。 错过这4分钟 , 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损害 , 超过10分钟 , 存活几率无限趋向于0 。 刘先生猝死时 , 同事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电话 , 并在120救护车到来以前一直给予心肺复苏 。 在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救护车电话联系上以后 , 医护人员一直电话远程指导 , 使同事能达到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 。
其次 , 尽早进行除颤 。 电除颤被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列为最高推荐级 ,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 , 第一时间运用除颤仪进行分析、除颤 。
再次 , 院前、院内、重症监护室多部门严密配合 。 像刘先生这样 , 心肺复苏成功 , 但是心电图又显示急性心梗的 , 抢救难度很大 。 从接到出车指令 , 指导患者同事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开始 , 应急机制就已经启动 。 到达现场后 , 急救人员继续对刘先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 并实时把数据发送到医院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等科室的专家手机上 。
途中 , 救护车马上就跟胸痛中心联系 , 心内科医生早就在急诊科待命 , 抢救设备全都准备好 , 绿色通道也已开通 。 刘先生一到 , 马上可以去做检查 , 明确病因后 , 重症监护室救治团队立即介入 , 马上对症处理 , 各个环节无缝衔接 , 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 , 刘先生才能转危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