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除夕夜,她们为生命“守岁”

心肌梗死|除夕夜,她们为生命“守岁”】本文转自:金台资讯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原创稿
“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电图示室颤!”“立即准备抢救,持续胸外按压,准备除颤!”
1月31日,腊月廿九,除夕,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赵昕主任团队的“战斗”一场接着一场。这一天,医院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先后收治了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除夕夜,她们为生命“守岁”
文章插图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供图
除夕当晚,63岁的张先生正和家人吃团圆饭,突然胸痛难忍、呼吸困难、汗如雨下,家属察觉出异样,紧急前往大医二院急诊科就诊。
刚到急诊室,张先生便出现意识丧失、室颤的情况。总住院医师张丽娇联合急诊科医护人员马上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和三次电除颤,患者终于恢复了意识。正在CCU病区查房的赵昕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通知护士长吕芳芳启动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
5分钟后,患者转运至导管室,再次出现意识丧失,血压低至70/50mmHg,导管室技师藏军和吕芳芳持续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汗珠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滴,手术衣的后背也被汗水浸湿了大半。
心肌梗死|除夕夜,她们为生命“守岁”
文章插图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供图
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到患者体内已经有三枚支架,且此次为第三次急性心肌梗死,并伴有恶性心律失常,赵昕迅速预判“罪犯血管”应该是左前降支。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持续胸痛不缓解,血流动力学及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赵昕决定紧急置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急诊介入手术。
消毒、铺单、穿刺、植入鞘管、送入反搏气囊、连接气泵...... 在血压测不出的情况下,赵昕凭借娴熟的技术,与护士曲慧雯和吴艳相互配合,几分钟内便顺利、准确地植入IABP。患者心脏的供血状况得到了改善,神志逐渐恢复,生命体征渐渐平稳。
在IABP的支持下,医护团队紧接着从患者左股动脉进行了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和术前预测的一样,造影证实此次“罪犯病变”为左前降支。找到症结所在之后,赵昕迅速地开通了患者的闭塞血管,植入2枚支架后,血流通畅,手术获得成功。
赵昕和团队成员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另一位由营口转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被推了进来。
就这样,在除夕夜,赵昕团队连续“战斗”了7个小时,为7名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让患者转危为安。
心肌梗死|除夕夜,她们为生命“守岁”
文章插图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供图
“谢谢CCU的医生们,没有你们,后果我都不敢想!”看到张先生病情恢复平稳,他的家人紧紧握住赵昕的手,喜极而泣,不停道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家人,救了我们整个家庭,让我们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