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注意:黄码人员首次检测后恢复绿码,仍需规范完成“七天三检”

2月16日下午16时 , 广州市举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10场) 。 现场 ,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天河区、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同志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 发布会现场 ,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对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进行了提问 。
人员|注意:黄码人员首次检测后恢复绿码,仍需规范完成“七天三检”
文章图片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提问:为何本次疫情对黄码人员采取7天3次核酸检测?这种改变对市民有哪些影响?
张周斌:我们对黄码人员的防控要求有一定的变化 , 从以往居家健康监测的3天2次核酸检测调整为了居家健康监测7天3次核酸检测(1 , 3 , 7天检测)和7天自我健康监测 。
为什么有这种要求 , 还是与社会层面整体的风险防控有关 。 病例2月14号到达广州 , 2月15号上午我们发现后第一时间开展了风险人群的甄别以及分类提醒 , 包括密接赋红码集中隔离 , 重点人群赋黄码 , 低风险的时空交集者短信提醒 。
但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3-4天平均潜伏期计算 , 即便赋黄码人群14日接触后感染 , 平均也需要到17、18号才能被筛查到核酸阳性 , 因此按照以往3天2检的策略 ,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是不够的 。 因此 , 针对病例活动时间和我们发现排查的时间 , 我们科学研判后 , 调整为7天3检 , 7天居家健康监测加7天自我健康监测 。
而为了最大程度上减轻对市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黄码人群在首次核酸检测阴性之后 , 健康码会变转绿 。 但在这需要提醒各位市民的是 , 转码后 , 仍需要大家遵守遵循居家健康监测“两做好一避免一及时”的防疫要求(即做好测量体温、外出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进入公共密闭空间参加聚集性活动;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是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 , 并且规范完成7天内的3次核酸检测 。 只有通过这种风险提示、核酸检测和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 , 才能在疫情防控效果最大化和市民生活秩序影响最小化中找到平衡 。
张周斌强调 , 广州一直倡导的分级分类管控和动态调整是在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指导下的科学防控 。 我们也会在应对德尔塔及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疫情的工作中 , 不断完善并优化我们的防控措施 。
天河区
3场所实行7天封控管理
3场所实行14天封闭管理
天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凯旋表示 , 2月15日 , 天河区接广州市疾控中心通报病例在该区有活动史后 , 天河区立即启动疫情应急处置 ,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人员|注意:黄码人员首次检测后恢复绿码,仍需规范完成“七天三检”
文章图片

一是做好流调溯源和重点人员管理 。 组织6支流调溯源队伍200余人 , 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 , 科学适度扩大流调溯源范围 , 扎实复盘确保一个不漏 。 目前 , 天河区共甄别密切接触者441人 , 次密切接触者96人 。 对该区管控的305名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 , 根据涉及重点场所和接触类型 , 239人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 , 分级分类进行集中隔离管理 , 66人落实居家隔离管理 , 全部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涉及外区人员全部发函落实管控 。
二是做好重点场所分级分类防控 。 对珠江新城木莲庄酒店、Dior(太古汇店)、LV路易威登(太古汇店)等3个场所实行7天封控管理;岚山料理店、天河电信大厦、猫屎咖啡店等3个场所实行14天封闭管理;工商银行(誉峰支行)实行工作人员3天2检 。 同时 , 对7个重点场所开展终末消杀 , 采集消杀后环境样本35份 , 结果均为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