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山茱萸,补肝肾、固摄下焦之外,不要和吴茱萸混淆了

中药|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山茱萸,补肝肾、固摄下焦之外,不要和吴茱萸混淆了

文章图片

中药|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山茱萸,补肝肾、固摄下焦之外,不要和吴茱萸混淆了

文章图片

中药|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山茱萸,补肝肾、固摄下焦之外,不要和吴茱萸混淆了

文章图片

中药|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山茱萸,补肝肾、固摄下焦之外,不要和吴茱萸混淆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山茱萸”这味常用中药 。

实际上 , 山茱萸这个名字可能有的人印象不深 , 但它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 , 那就是枣皮 。

可惜的是 , 枣皮这个名字虽然名气大 , 却又容易误导人们以为那就是“红枣的皮” 。 所以 , 历代中医还是喜欢叫它“山茱萸” 。 此外还有蜀枣、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萸肉、药枣等别名 。
据《神农本草经》等本草典籍记载 , 山茱萸性味酸而微温 , 主要能入肝肾二经 , 有补肾填精、滋阴敛汗等功用 。
从植物属性来说 ,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植物 , 入药的部位是山茱萸去核的果实 。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 , 那就是现在市面上的山茱萸里大多混杂有一些果核 。 传统本草家认为 , 山茱萸固摄敛阴 , 但果核却反而有一定的滑脱之用 , 所以在使用时最好将果核挑拣出来 。
同时 , “枣皮”的别名容易误导大家认为它是红枣的外皮 , 再不济也是某种果实的外皮 。 其实 , 之所以其名字里有“皮” , 主要是这种果实的果肉干燥后只有薄薄的一层 , 实际山却是全部的果肉 。
总和历代医家对山茱萸的使用经验 , 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补虚固脱:
虽然在《雷公炮制》等古代典籍里就有山茱萸补虚固脱的记载 , 但最推崇的当属清代医家张锡纯 。

按照他的说法 , “茱萸救脱之功 , 较参、芪、术更胜哉……救脱之药 , 当以萸肉第一” 。
张锡纯还认为 , 山茱萸最善于补肝 , 凡病者气血将散 , 山茱萸能收敛其气血 , 从而挽将倾于危难 , 常与杜仲、巴戟天、胡桃肉等配伍 。
比如在一些阴阳两虚导致的喘息、自汗、怔忡、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证候里 , 张锡纯对山茱萸的用量就高达二两 。

2、滋阴敛汗:

山茱萸还能滋阴敛汗 , 实际上 , 大多数人更关注它性味偏温 , 所以常忽视了它滋阴之能 。
这是由于山茱萸最善入肝经之故 , 当足厥阴肝经虚极之时 , 常见虚汗淋漓 , 或但热不寒 , 汗出而热解;有的既发热又出汗 , 就如同少阳证之寒热往来 。
但此时却需从滋补肝阴着手 , 肝木得滋而寒热自除 。 这也是《神农本草经》说“山茱萸主寒热”的体现 , 指的也是肝经虚极引起的寒热 。

而山茱萸既能敛汗 , 又善补肝 , 常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等证 。
3、补肝舒肝:
《黄帝内经》认为 , 肝藏血而主筋 , 七情里的“怒”最容易伤肝 。 如果肝经受伤 , 气血虚衰 , 则筋失所养 , 常会出现筋脉拘急 , 麻木不仁 , 伸曲不利而痛 。
又胆中藏相火 , 肝虚则疏泄失职 , 气血容易郁于经络之间而为淤为痛 , 此时并不能单纯地活血化瘀 , 而应该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 。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主温中 , 逐寒湿痹” 。 对于肝虚所致的腰酸腿痛 , 常与杜仲、桑寄生、续断等配伍以补肝行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