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你的健康密码( 三 )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为处暑 , “处”含有终止之意 , 表明暑天即将过去 。 处暑时节正值过敏期 , 俗话说:“秋天到 , 鼻炎闹” , 每年一到夏秋交替 , 气温下降 , 部分人就会出现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 吴义春建议 , 应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系统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 , 并配合中药方剂等中医药疗法对症治疗 。 同时必须注意加强锻炼 , 防寒保暖 , 增强免疫力 。
白露后 , 气温开始下降 , 天气转凉 , 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 有俗语称“白露勿露身” , 民间又有“春捂秋冻”之说 。 对于这两个矛盾的说法 , 吴义春指出 ,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穿衣服 , 应该科学地“秋冻” 。 初秋时节 , 冻一冻有益健康 。 晚秋时节 , 气温下降 , 一味强求“秋冻” , 会适得其反 。 且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糖尿病患者以及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和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严禁“秋冻” 。
秋分 , 又称为降分 , 这一天日夜等长 , 又平分秋季 。 秋分后 , 天干物燥越发明显 , 防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 吴义春介绍 , 燥邪伤人 , 易伤人体津液 , 津液既耗 , 会出现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状 。 预防秋燥 , 可以适当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 也可以选用一些滋阴益气的中药 。 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 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
寒露 , 气温更低 , 露水更冷 , 万物随寒气逐渐消落 , 再加上“一场秋雨一场寒” , 成了感冒高发时期 。 吴义春提醒 , 中医对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分 , 不区分感冒的类型盲目吃药 , 不仅不能治疗感冒 , 可能还会加重病情 。 针对风寒感冒 , 感冒前期可以用香菜、葱白或生姜煮水喝 , 达到解表散寒的作用 。 针对风热感冒 , 可选用板蓝根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
霜降 ,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晚秋时节 , 凄风惨雨、草枯叶落 , 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 。 据吴义春介绍 , 入秋之后 , 人脑内的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 , 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 所以 , 适当调节心情 , 到户外走走 , 感受大自然季节变换的美妙 , 赶走秋郁 。
【阳气|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你的健康密码】冬 进补得当 注意保暖 适度锻炼 心态平和
立冬 , 不仅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 更有万物收藏 , 规避寒冷之意 。 民间素有“冬令进补 , 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 , 来年无病痛”之说 。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教授介绍 , 中医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 , 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补 , 需要根据体质进行个体化滋补 。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 , 以温补阳气的食物进行调理 , 提高机体耐寒能力 。 而西瓜、黄瓜、苦瓜等因偏凉性 , 应少吃 。
小雪 , 是进入冬天后的第二个节气 。 北方地区由于室外寒冷 , 衣着偏厚重 , 室内有暖气 , 体内热气蒸发 , 加上喝水少 , 容易滋生内火 , 表现为口鼻干燥、口腔溃疡等 , 吴伟建议 , 可以喝一些汤水来缓解体内热气 , 如大白菜豆腐猪肉汤、菠菜肉片汤、羊肉红白萝卜汤等 。 而且白菜、萝卜都是冬季的应季食物 , 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 非常适合食用 , 也可以喝一些淡茶 , 如龙井茶、毛尖、茉莉花茶等 。
大雪节气 , 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 , 大风、大雪、气温骤降会经常出现 , 吴伟提醒 , 此时是感冒、呼吸、消化、心血管等疾病高发期 , 需要积极预防 。 除了忌食生冷 , 多吃些牛羊肉等温性食物外 , 还要注意保暖 , 尤其保护好头、胸(背)、足三个部位 , 防止风邪和寒邪入侵 。 此外适当早睡晚起和适当锻炼身体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此时的汤谱应用滋补类 ,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蘑菇鸡汤等 , 也可以喝些温中暖胃茶 , 如陈年普洱、红茶、陈皮生姜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