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长寿的硬指标,你达标几个?快收下各科医生给出的长寿妙方

这10个长寿的硬指标,你达标几个?快收下各科医生给出的长寿妙方

文章图片

这10个长寿的硬指标,你达标几个?快收下各科医生给出的长寿妙方

文章图片

这10个长寿的硬指标,你达标几个?快收下各科医生给出的长寿妙方

文章图片


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长寿 , 一些身体健康指标的数值是最直接的判断 。 当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值 , 那么健康长寿的几率便会越大 。

以下这几项长寿的硬指标 ,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赶紧自己对照自查一下吧~

划重点:


【这10个长寿的硬指标,你达标几个?快收下各科医生给出的长寿妙方】

01
两围不超标 , 疾病少来找

腰围标准:
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颈围标准:
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

腰围越长 , 寿命越短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涉41万人的研究分析发现 , 腰越粗 , 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



此外 , 脖子粗可反映出颈部皮下脂肪或呼吸道周围脂肪沉积增多 , 是皮下脂肪蓄积异常的一种表现 , 暗藏多种疾病风险 , 比如甲状腺变大、血脂增高、脂肪肝、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肺耐力下降等 。

如何测量:
腰围:站立 , 软尺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 , 在常态呼吸下进行测量 。

颈围:坐位或是站位 , 不要仰头也不要俯视 , 眼睛保持平视 , 使用软尺 , 从喉结下方到低头时手能摸到颈椎最突出的地方 , 围1圈进行测量 。

长寿妙方:
1.减少摄入 , 控制饮食 , 饮食的总量很重要 , 不能超标;
2.不要吃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
3.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 心率微微加快、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

02
三大指标正常 , 慢病远离

血压标准:
收缩压<120毫米汞柱
舒张压<80 毫米汞柱
血糖标准:
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
低密度脂蛋白标准:
正常值为<3.4毫摩尔/升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 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 , 而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关键因素 , 其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

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的疾病 , 控制不好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 , 在老年人群中 , “三高”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按照“严、中、松”原则治疗 。

1、胆固醇控制严格:

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前提 , 而粥样斑块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 。

2、血压控制要适中:

80岁以下的老人可先把血压降到150/90 毫米汞柱以下 , 若无不舒服的感觉可降到140/90 毫米汞柱以下;80岁以上老人 , 降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了 。

3、血糖控制要宽松:

一般糖尿病患者 , 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下 , 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下 ,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 老人可以适当宽松一些 。



长寿妙方:

1、控制饮食 , 尽量做到低盐 , 低脂 , 低糖:

盐的摄入量 , 与血压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 低盐饮食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 而低糖 , 低脂的饮食 , 则可以帮你远离高血糖和高血脂 。 如果已经是“三高”人群 , 则在饮食上更要控制好 。

2、远离烟酒:

当血压、血糖、血脂已经高于正常水平了 , 建议尽量戒掉烟酒 , 烟酒与血管的收缩舒张有很大的关系 , 而高血压 , 高血糖 , 高血脂的患者 , 很容易引起血管疾病 , 比如说动脉粥样硬化 , 中风 , 冠心病等等 , “三高”患者要尽量戒掉烟酒 , 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

3、规律运动:

除了在饮食上注意 , 还需要进行适当锻炼 , 尤其是肥胖者 , 肥胖的人群很容易患上高血脂 , 而运动锻炼既可以减肥 , 又能消化体内多余的脂肪 , 比如说跑跑步 , 饭后散散步等等 。

4、定期检测:

如果已经是“三高”人群 , 要对三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测 , 既可以确认你最近的生活状态是否对降低三高有效 , 也可以看看自己的三项指标有没有升高 。

5、谨遵医嘱:

如果已经是“三高”人群 , 单靠自己 , 已经不能改善“三高”的状况了 , 那就需要去医院治疗 , 谨遵医嘱 , 注意要按时吃药 , 不要因为这段时间症状有所改善就不再继续服用 。

03
尿酸不超标 , 关节损害少

尿酸标准:
男性<420微摩尔/升
女性<360微摩尔/升

尿酸高常被称为“第四高” , 会引起痛风发作和关节损害 , 还会导致血管内皮和肾脏的慢性损害、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

长寿妙方:
1. 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
2. 每日保证足够的饮水 , 正常成年人每天饮水总量1500毫升~1700毫升 。




04
走路速度快 , 心肺功能好

走路速度标准:
步速>0.8米/秒

健康成年人的步速大约为每秒钟1.3~1.4米 , 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 , 步速大约在每秒钟0.8米 。 如果老年人的步速低于0.6米/秒 , 就可以说“走得慢”;如果老年人的步速超过了1米/秒 , 就算得上是走得快 。

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是有一定道理的 , 走得快表示心肺功能好 , 肌肉和骨骼健康 , 那么 , 如何判断或计算步速?

如何计算步速:
老人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 , 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 , 记录下所用时间 , 再除以4 , 就可得出走路速度 。

长寿妙方:
老人最好每年自测一次走路的速度 , 然后记录下来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


05
握力越好 , 心脏更健康

握力标准:
握力体重指数>50

握力是成年人健康指标之一 。 握力不足 , 表示上半身血管功能下降 , 血管弹性不好 , 容易得高血压 , 也反映了心脏功能下降 。

另外 , 握力不足还标志着人体的松扩力量不足 , 对肺不利 。 而握力好的老人 , 也证明本身的肌肉水平良好 。 在日常生活行动中 , 也更灵活 。

如何测试自己的握力:
保持站立 , 双脚自然分开 , 双臂下垂 , 一只手拿住握力计并使出全力握紧 , 读取握力计数值 。 可多测试两次 , 取最好成绩 。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千克)÷体重(千克)×100 , 一般正常握力指数应大于50 , 一般来说 , 40岁左右男性握力在43千克~50千克为合格 , 女性27千克~31千克之间为合格 。

小贴士:
如果家里没有握力计 , 可以拿一个网球或有弹力的小球 , 手自然地握住球 , 手指发力 , 把球捏变形后还原 , 算为1次动作(球一定要捏到严重变形程度) 。 这个动作需要连续进行 , 左右手均能达到20次才能算及格;若达不到20次 , 说明你的握力水平有待提高 。

长寿妙方:
一旦发现握力下降 , 就该考虑是不是心脏功能下降 , 或者出现了全身性的动脉硬化 , 应去医院进行检查 。



06
心率正常稳定 , 心脏更健康

心率标准: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正常值为
60次/分~100次/分

心率过慢 , 有可能引起头晕、黑蒙、乏力等症状 , 心率过快 , 有可能引起心悸、胸闷、憋气等不适 , 这时需要排除室上速、房颤、房扑、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 。

一般来说 , 运动员的心率会偏低一点 , 因为他们的心肺功能强大 , 而锻炼较少的人 , 心肺功能会差一些 , 心率也会快一些 。 此外经常熬夜、休息差和经常乱发脾气的人心率也较快 。

一般来说 , 在合理范围内 , 心率慢一些的人群寿命会相对长一些 。 此外 , 能坚持规律、适量体育活动的人 , 可以减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

长寿妙方:
保持心率稳定 , 适当增加运动 , 保持规律、一定强度和时间的运动;保证规律作息、减少熬夜;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 保持心态平和 。


07
肺活量高 , 器官活力好

肺活量标准:
男性>3500毫升
女性>2500毫升

人体内部的氧供给全部靠肺的气体交换来获得 , 肺活量大说明每次呼吸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量就大 。

而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 , 机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 , 如果肺活量下降 , 内部机体活力也会随之下降 。

长寿妙方:
坚持运动 , 如游泳、慢跑、骑车、爬山等 , 对肺活量保持很重要 。




08
80岁牙齿多于20颗
患阿尔茨海默病几率小

口腔健康的标准:
首先是没有炎症 , 没有牙龈出血、异味、肿痛等症状 。 除此之外 , 80岁时 , 最好能保证至少还有20颗能够正常咀嚼、保证生理需要的功能牙 , 也被称作“8020” 。

牙不好 , 疾病全身跑 。

如果牙齿缺失过多 , 不仅会减弱咀嚼功能 , 影响全身营养状况 , 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 比如消化道癌症死亡率、心脏病死亡率、中风死亡率 。

另外 , 牙齿的咀嚼功能对神经系统是一个良性刺激 , 如果牙齿过早脱落 , 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

如何自测牙齿健康:

1、看牙龈颜色

如果牙龈呈浅粉色 , 说明比较健康 。 而若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 , 说明可能存在炎症 , 暗藏牙齿脱落风险 。

2、看牙齿上是否有小黑点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病之一 , 平均每个成年人可能都有2颗以上的龋齿 , 最早期的表现就是在牙齿的某些特定的位置 , 比如牙齿的窝沟、点隙 , 出现黑点或者黑线 , 虽然看着不起眼 , 也没什么症状 , 但已经在侵蚀牙釉质了 , 称为浅龋 。

若龋坏进展到牙本质 , 称为中龋 , 容易酸软、冷热敏感;若龋坏深入到牙髓 , 破坏了里面的血管、淋巴系统、神经 , 就会出现自发疼痛;最后进展到牙根 , 就会形成根尖周病 , 此时牙齿就保不住了 。

长寿妙方:
1. 每天早晚2次 , 用温水刷牙3分钟;
2. 一年看1次~2次牙医 , 定期洗牙;
3. 如果已经发生了牙齿缺失 , 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
4. 提倡使用牙线代替牙签 。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