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疲劳、浑身不舒服——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疲劳、浑身不舒服——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文章图片

慢性疲劳|疲劳、浑身不舒服——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文章图片

慢性疲劳|疲劳、浑身不舒服——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文章图片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社会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生活节奏的加快 , 竞争的激烈 , 心理压力的增大以及情绪不稳定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 虽然该病通过临床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 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人群 , 研究发现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 特别是上进心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女性居多 。 调查显示 , 在职业分布中 , 从事脑力劳动的科研人员患病率较高 , 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人患病率较低;另一项调查亦发现 , 从事金融、外贸、销售、电脑软件开发等竞争激烈、压力较大的人患病率较高 。 所以 ,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 慢性疲劳综合征好发于脑力劳动者 , 以及工作压力较大、上进心较强的人群 。

其实慢性疲劳综合症最初被命名为“EB病毒综合征” , 后因临床研究无法证实EB病毒是发病的明确原因 , 于是替换成了现在的名称 , 且国际疾病分类将慢性疲劳综合征列为中枢神经疾病系统 。
发病机制
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 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 总结出以下发病机制 。01 病毒感染
由于部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发病突然伴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喉痛?肌肉关节痛和淋巴结肿痛等并有流行趋势?因此许多研究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病毒有:EB病毒?伯尔纳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病毒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活性和细胞因子调节作用发生改变造成中枢神经和肌肉组织的损伤?
02 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前多有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如丧偶?离异?失恋?失业?意外事故等)或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状态?200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九一一事件之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九一一之前(九一一事件前后的发病率分别为0.96% 和2.51%)由此得出结论心理创伤是引起慢性疲劳的主要危险因素?
03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有研究者发现来自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离的NK 细胞中对于刺激的反应幅度显著降低?还有研究者对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具有高比例的幼稚 T 细胞和较低比例的 NK 细胞时其身体功能表现更差与之相反较高比例的 NK 细胞和较低比例的幼稚 T 细胞患者机体症状更轻?提示体内相应免疫细胞含量的改变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患者的症状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这些指标也被研究者认为是潜在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特异性诊断指标?
04 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
有研究者通过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 患者整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减退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全身代谢功能减退在疲劳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也有研究者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在使用假皮质激素治疗前唾液皮质醇显著低于健康组治疗后显著增加假皮质激素虽然不是直接治疗皮质醇水平降低症状但是皮质醇的变化可作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的参考指标而且可用于治疗疲劳症状的疗效指标?05 遗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