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疾病防治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

摘要:在羊的养殖过程中 ,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多发病和易发病 。 本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 不仅传播速度快 , 而且发病后死亡率高 , 常常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 , 本病常常呈现地方流行性 。 本文将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归纳 , 旨在为本病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措施
羊的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称为支原体肺炎 , 是由支原体所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 由于其对肺脏的损伤比较严重 , 因此常称为“烂肺病” 。 本病一旦发生 , 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大批量羊群的死亡 , 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害极为严重 。 因此 ,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对本病的防控 , 避免羊群出现发病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 , 推动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
1 病原简介
本病的病原为支原体 。 通常支原体呈多形性 , 常见的呈球状或者杆状 , 个体较小 , 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 。 通过革兰氏染色后其呈现阴性 , 采用姬姆萨或者亚甲蓝的染液染色后着色良好 。 支原体可以通过体外进行培养 , 但其对营养的要求较高 , 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达到支原体的营养需求 , 培养温度保持在37 ℃左右 , 支原体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 通常需要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可形成菌落 。 如果采用鲜血培养基进行培养 , 可在血平板上形成油煎蛋样的菌落 。 支原体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 尤其是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 , 通常在60 ℃时会很快被灭活 , 但其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长期存活 。 使用常规的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 , 应用紫外线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其杀灭 。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羊和隐性带菌羊 , 以及从这些羊体内分泌出的分泌物 。 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传播 , 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 。 本病的易感动物为羊 , 其他多种动物也具有易感性 , 甚至可以感染人 , 引起人的发病 。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通常是感染山羊 , 尤其是处于3岁以内的羔羊易感性最高 。
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 通常在天气寒冷的秋冬季节和早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 本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流行性 , 多在部分养殖场内不断的发病和流行 。 一旦养殖场发生本病 , 通常可以在20d左右波及到全群 。 本病的发生还与饲养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当羊群的饲养密度过大时 , 会影响到羊舍内空气的流通 , 从而更容易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 。 此外 , 如果羊舍内的湿度过大 , 也会造成羊群的应激 , 使得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
3 临床症状
根据羊群出现症状的轻重缓急可以将羊群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 即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
3.1 最急性型
本型的病羊发病比较急 , 通常是突然发病 , 体温快速上升至41~42℃ , 精神不振 , 食欲减退 , 严重时出现食欲废绝 。 呼吸不畅 , 严重病羊出现呼吸困难 , 还出现不断的咳嗽和流鼻涕 。 病羊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卧地不起和窒息死亡的情况 , 本型的病程通常在1~3d , 发生本型病羊通常来不及治疗就出现死亡 。
3.2 急性型
本型病羊是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表现为精神不振 , 体温上升 , 而后伴随有不断的咳嗽和流鼻涕 , 流出的鼻液多呈浆液性 。 随着病程的延长 , 在发病后的4~5d病羊由普通咳嗽逐步转变为干咳 , 且鼻液由浆液性转变为黏液性和脓性 。 鼻液通常在鼻孔和嘴唇之间附着结痂 。 还可见病羊不断流泪 , 从眼角分泌出黏脓性的分泌物 , 伴随有眼睑的肿胀 。 对羊的胸部进行触诊 , 可发现其有疼痛而出现的躲闪行为 。 如果处于妊娠期的母羊发生本病 , 可导致母羊流产 , 流产率可以达到70%~80% 。 本型的病羊病程较长 , 通常为1周~1月之间 ,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 , 羔羊的死亡率可以达到100% 。 而成年羊的病死率则可以高达40%左右 , 耐过的病羊逐渐转变为慢性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