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长津湖战役”老兵大年初一骨折,天山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挑战高龄手术

92岁“长津湖战役”老兵大年初一骨折,天山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挑战高龄手术
文章图片
这个虎年春节 , 对王道泉老人而言是特殊的:大年初一 , 92岁的他在家中不慎跌倒 , 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 这位抗美援朝老兵由于已年过九旬 , 被医院建议“手术风险极高 , 最好回家静养” 。 不过 , 平时身体硬朗的他还是希望有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 在朋友的推荐下 , 来到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骨伤科 。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评估后 , 成功为其进行了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 目前 , 王道泉的术后恢复良好 , 不久就将出院 。
不愿保守治疗的抗美援朝老兵
大年初一 , 王道泉在家中正与儿女团圆 , 怎料不慎跌倒 , 就近前去某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
“医生告诉我们 , 因为父亲的身体各项机能衰退 , 且早年肺部受过损伤 , 所以手术风险大 , 最好保守治疗 。 ”王道泉的儿子说 , 但父亲还是想试一试 , “不能因为摔一跤就躺着吧!”
老人的想法是对的 。 “如果采取保守治疗 , 患者将长期忍受骨折的疼痛 , 且生活不能自理 , 而长期卧床又极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 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 手术风险虽然很大 , 但其实是最佳选择 。 ”天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葛京化向王道泉老人一家娓娓道来 , 权衡利弊后 , 他们决定进行手术 。
在询问病史时 , 医生们偶然发现 , 原来 , 王道泉老人是位抗美援朝老兵!1950年 , 他随部队入朝作战;1953年10月 , 因炮击受伤后回国休养 。 他曾参加过长津湖战役 , 荣立三等功 , 并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
“原本成功完成手术 , 让这位高龄老人尽早恢复 , 就是我们骨伤科医护人员的最大目标 , 而这段往事让这台手术在我们心中有了更沉甸甸的责任 。 ”葛京化说 , “王老先生的经历让我们肃然起敬 , 面对这位从硝烟战火中走出来的英雄 ,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他从病痛中站起来!”
92岁“长津湖战役”老兵大年初一骨折,天山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挑战高龄手术
文章图片
他的骨密度远超同龄老人
为此 , 天山中医医院骨伤科按照高龄患者的髋部骨折诊疗流程 , 为王道泉老人完成了胸部CT检查、心脏及双下肢彩超等术前检查 , 决定实施创伤更小、对全身机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手术方案——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 。
由于患者年事已高 , 麻醉科综合评估了手术风险 , 并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和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预案 。 手术全程近一小时 , 术中出血不多 ,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过程十分顺利 。 葛京化感慨道 , “虽然王老先生已经92岁 , 可进行内固定时发现 , 他在同年龄段中属于响当当的‘硬骨头’ , 骨密度很高 。 ”术后谈及此事时 , 王道泉也跟医护人员开玩笑道 , “当年在朝鲜战场上 , 就因为骨头硬 , 弹片都躲着我!”
术后 , 骨伤科为王道泉制定了一套精准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 发挥石氏伤科“以气为主 , 以血为先”的学术思想 , 运用针灸、中药内服辨证施治、手法导引等手段相结合 , 以达到术后减轻疼痛 , 改善髋、膝关节功能 , 缩短骨愈合时间 ,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 尽早让老先生站起来 。
92岁“长津湖战役”老兵大年初一骨折,天山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挑战高龄手术
文章图片
高龄并非绝对的手术禁忌
骨折也能去中医医院就诊?据悉 , 天山中医医院的骨伤科自1988年成立以来 , 兼容并包地传承了魏氏、石氏、王氏伤科经验 , 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治疗方法 , 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骨伤科副主任孟魏魏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 , 对于像王道泉这样的高龄老人而言 , 本次手术无疑是幸运的 , “因为他的骨密度很高 , 但大多数老年人群预防骨折的重中之重 , 就是首先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防治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提高骨质量 , 降低骨折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