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美年感恩季特惠项目丨警惕慢性肾病这个“沉默的杀手”

全文2062字 , 阅读大概需要7分钟
肾脏|美年感恩季特惠项目丨警惕慢性肾病这个“沉默的杀手”
文章图片

一张尿检报告发现早期肾损伤
美年大健康检验室中一片忙碌 , 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发出机器运行独有的声音 。 此时 , 检验科主任齐终梅正认真地核对着电脑校验系统传来的数据 。 当核对到一名客户的数据时 , 齐主任皱了下眉头 , 页面显示尿蛋白质(PRO)阳性(3+) , 尿葡萄糖(GLU)弱阳性 , 专业直觉提醒她这个结果并不简单 。
肾脏|美年感恩季特惠项目丨警惕慢性肾病这个“沉默的杀手”
文章图片

齐主任即刻让客服部通知客户小张重新取样送检 。 小张重新留取了尿样标本 , 外观深黄色有泡沫 , 结果还是尿蛋白3+ 。 此时 , 小张父亲的表情从不满转变为焦虑 , “怎么办?齐主任 , 不会有大问题吧?”他声音微颤地说道 。
齐主任综合其他体检数据和自己的思考给出了初步解释 , 接着建议小张抓紧时间到上级医院做针对性的专项检查 , 尽快找到病因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 避免延误病情 。 无论是肾炎或者是肾病综合症都可能导致肾衰竭 , 终末期就是尿毒症 ,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 , 甚至换肾 。 这个结果对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可谓是灾难性的后果 。
后期客服部向小张进行了二次回访 , 得知结果为早期肾损伤 , 正在进行后续的治疗 。 负责接诊的医生说幸亏发现得及时 , 否则问题会比较严重 。
【肾脏|美年感恩季特惠项目丨警惕慢性肾病这个“沉默的杀手”】小张的遭遇既是不幸也是幸运的 。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CKD) 是一种知晓率很低的疾病 , 往往起病隐匿 , 患者长期处于无症状阶段 , 很难知道自己患病 。 当疾病发展至肾功能(轻度~中度减退)期时 , 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和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 ESRD) 的风险显著增高;但当慢性肾脏病如能得到早发现、早治疗 , 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 , 甚至可以逆转 , 所以筛查慢性肾脏病意义很大[3] 。 专家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测一次eGFR(估算肾小球过滤率)和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 进展风险较高或检测结果影响治疗方案时 , 频率应适当增加 。
慢性肾病是沉默的杀手?
肾脏|美年感恩季特惠项目丨警惕慢性肾病这个“沉默的杀手”
文章图片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CKD) 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 , 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 , 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 近年来 CKD 患病率逐年上升 , 全球一般人群患病率已高达 14.3% , 我国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18 岁以上人群 CKD 患病率为10.8%[1-2]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 , 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 CKD 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 。
由于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升高 , 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重视 , 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 , 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 , 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 , 并重视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因有很多 , 肾小管损伤、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肾血管病变是最容易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几大原因 。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 , 慢性肾脏疾病可分为五阶段 。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评估了中国慢性肾脏病(CKD)疾病谱在2010-2015年的变化趋势后 , 研究表明 ,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在我国的不断攀升 , 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DM—CKD)已超过了肾小球肾炎相关慢性肾脏病(GN—CKD) , 成为CKD的首要病因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