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本来好好的,摔了一跤,人就没了”,老年人为什么最怕摔倒?

2021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据媒体报道,2021年初,袁老的身体都还不错,经常亲自下田指导工作,后来不小心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身体就每况愈下了。
其实,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摔跤。很多老年人本来身体还不错,摔了一跤后就卧床不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大大缩短了寿命。
老人|“本来好好的,摔了一跤,人就没了”,老年人为什么最怕摔倒?
文章插图
一、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数据显示,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每10人既要有3-4人发生过跌倒。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不是小事,很可能因此造成软组织损伤、骨折、伤残,甚至死亡。
老人|“本来好好的,摔了一跤,人就没了”,老年人为什么最怕摔倒?
文章插图
?有人说:“不过是摔一跤而已,有这么夸张吗?”事实上,老年人摔倒很危险,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
老人|“本来好好的,摔了一跤,人就没了”,老年人为什么最怕摔倒?】到了一定的年纪,大部分的人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一摔跤,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起腰酸背痛、行走困难,严重的还会对心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发生的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还会影响正常的腹部脏器功能,导致腹胀、腹痛、便秘、食欲下降等,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无法自理,需要专人照顾,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4类老人更容易摔倒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摔倒。对于下列老人来说,摔倒的风险更大,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1、平衡能力差的老人
平衡能力是维持人体站立、行走等姿势的重要能力,平衡能力下降,就很容易摔跤。老年人可以对自己的平衡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有下降的趋势,就要多锻炼平衡能力。日常生活中,通过几个动作,比如两脚并排站立、脚尖对脚跟站立等,可以有效增强平衡功能。此外,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对于提高平衡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2、过胖或过瘦的老人
体重越低,跌倒风险越高。研究发现,瘦体重的临界值是44公斤,体重每增加1公斤,跌倒的风险就会降低2.6%。体重在39公斤以下的人,跌倒的风险最大。
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如果BMI在20kg/m2以下,说明偏瘦,营养不良,跌倒的风险就比较大。
另外,骨骼肌质量指数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女性骨骼肌指数低于5.4kg/m2,男性骨骼肌指数低于7.kg/m2,说明骨骼肌少。任何的体育活动都是骨骼肌收缩的成果,骨骼肌少,会出现衰弱、跌倒的倾向,导致行走困难,步态缓慢,容易跌倒。
此外,过胖的老人也很容易摔倒。脂肪体重的临界值为37%,超过临界值后,每增加1%的脂肪体重,就会增加2.7%跌倒的风险。尤其是脂肪体重超过42%的人,跌倒的风险非常高。原因主要在于太胖会使重心发生变化,虽然脂肪变多了,但是肌肉增长少,运动执行能力差,走路时很难维持平衡。而且脂肪多集中在腰腿部,会增加下肢关节的负担,降低灵活度,引发跌倒。
所以,老年人太胖太瘦都不好,建议减脂增肌,做到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等。
老人|“本来好好的,摔了一跤,人就没了”,老年人为什么最怕摔倒?
文章插图
3、长期久坐的老人
长期久坐不动也不健康,研究发现,每天增加1小时久坐时间,跌倒风险就会增加13.3%。尤其是久坐时间超过5小时,跌倒的风险会非常高。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身体活动量不够,肌肉开始流失,身体容易变得衰弱,行动就不灵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