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影响 二十四节气以及它们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影响 二十四节气以及它们的意义

文章插图
关于二十四节气以及它们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影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
2、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 。
3、现简述如下: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 。
4、中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7月,夏至为6月22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别称为夏至、冬至 。
5、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 , 冬至日白昼最短 , 古代又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
6、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 。
7、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 。
8、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与秋分的 。
9、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 。
10、立,是开始的意思 。
11、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
12、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
1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
14、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做入蛰 , 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人们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 。
15、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 , 出土活动 。
16、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 。
17、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
18、谷雨:降雨明显增多,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
19、小满: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
20、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 。
21、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
22、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当中最热之季节 。
23、小暑是开始炎热 ,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2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 。
25、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
26、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 , 呈现白露 。
27、寒露:气温更低 , 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
28、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
29、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 。
30、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
31、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
32、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 。
33、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影响 二十四节气以及它们的意义】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