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基层从医58年的经验结晶

好书·推荐|《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基层从医58年的经验结晶
文章图片
《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
王定东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基层从医58年的经验结晶!融合一指禅和少林内功推拿手法 , 贯通中西 , 杂合以治 。 非遗连环画代表性传承人绘图 , 精准图解推拿点穴按揉手法 。
“一指禅推拿”和“少林功推拿”在我国江南地区广泛流行使用 。 这两大流派的手法具有刚劲、柔和、深透、持久的特点 , 深受病家和医护人员的青睐 。 《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一书 , 系统地介绍了两大流派的基本手法及其临床应用 , 并结合作者自己50余年丰富的临床经验 , 将两大流派的手法予以融会贯通 , 巧妙地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运用于临床 。 本书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家庭保健推拿爱好者自学参考应用 , 也可供针灸、推拿、伤科医师临床参考 。
好书·推荐|《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基层从医58年的经验结晶
文章图片
回望
以前农村里缺医少药 , 农民生了病 , 一般都求助于当地的民间“医生” 。 通常这些“医生”不备药 , 就是凭借一双手在病人身上施术:揉捏、拉伸、屈曲、拍打等 , 反复多次 。 童年时我曾亲眼目睹一些病人 , 由家人背着或架着 , 等“医生”施术后 , 有些竟当场就能缓步行走了 ,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受此影响 , 我幼年立志 , 将来也要当一名仅用双手就能治病的医生 。
我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
凭一双手就能治病 , 其实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书就有了记载 ,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这样的描述:“……痿厥寒热 , 其治宜导引按跷 。 ”在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有“镍(chán)石、挢(jiǎo)引、案杌(wù)”的类似记载 。 这里的“导引按跷、挢引、案扰” , 是指给病人按摩推拿 , 帮助病人做一些举手抬足的辅助运动 。
尽管这些“简、便、廉”的医术在民间流传甚广 , 但由于我国人民长期受到封建意识的束缚 , 这些“挢引、案扰”的技能始终得不到健康发展 , 只是在民间传承使用着 。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迎来了曙光 。
1956年 , 朱春霆先生及其同道们创建了“上海推拿医士班” 。 1958年5月 , 在国家领导人宋庆龄副主席、陆定一副总理的关怀下 , 成立了全国第一所推拿学校--上海市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 , 朱春霆先生任校长 。 当时学校课程设置有: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医内科学、推拿学、针灸学、伤和学、小儿推拿学、推拿手法学、易筋经、人体解剖学、高等物理学、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政治经济学等二十二门课程 , 由中医学院师资任教 。 推拿手法及功法则由全国近代一指禅、少林内功的直系传人亲自传授 , 他们是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丁纪峰、王百川、王纪松、马万隆、李锡九等诸位前辈 。
该校学生毕业后 , 响应国家号召 , 被派往全国各地 , 在各级医疗机构任职 , 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医推拿事业的重任 , 并为我国中医高等院校编写了《中医推拿学》统一教材 , 使得中医推拿事业得以空前发展 。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 , 推拿专业和整个中医药行业一样 , 遭受了一些挫折 , 但宛如空中浮云 , 转瞬即逝 。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 , 上海中医学院率先招收了五年制针推伤专业本科生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 丁季峰老师和郑风胡、严隽陶两位导师 , 先后招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0余人 。 中医推拿事业再次迈上了康庄大道 , 这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