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承载记忆与乡愁,也要保护!重造并非唯一解

本文转自:上观
本文转自:上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承载记忆与乡愁,也要保护!重造并非唯一解
文章图片
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 近半年来吸引了众多目光 。 文艺店铺、乡间美食、乡野骑行、稻田画等 , 热门打卡项目不断涌现 。
它与此前众多乡村的乡创店铺有啥不同?一系列热门项目的背后做对了什么?
采访人员:您觉得上海乡村的魅力在哪里?
王红军(同济大学副教授):沪乡承载了记忆与乡愁 。 乡村的魅力来自环境 , 更来自人 。 今天上海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 去年我们参与策展的城市空间艺术季 , 主题就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 , 而海沈村是第一批乡村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示范点 。
本文转自:上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承载记忆与乡愁,也要保护!重造并非唯一解】上海乡村其实是大都市周边高品质的郊野社区 , 除了承担必要的农业功能 , 它也对接更多的城市需求 。 周末带孩子去乡村玩 , 不需要长途跋涉 , 坐地铁或自驾车1小时左右 , 这种乡村游方式 , 未来有可能成为上海城市人的一种常态生活 。
本文转自:上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承载记忆与乡愁,也要保护!重造并非唯一解
文章图片
也因此 , 上海乡村振兴 , 是基于本地特色、本地需求的动态延伸 , 是人、人的生活场景的设计 , 不单单是景观设计 。
我们希望乡村能探索一条既保留沪上水乡文化基因 , 又适应大都市生活的再生之路 。
采访人员:您觉得海沈村的设计中 , 哪些是可复制的?哪些学不了?
王红军:尊重当地文化、当地生活方式 , 整体性规划、系统性设计等 , 这些思维模式可复制 , 但是具体怎么操作 , 因地制宜 , 不能千村一面 。
而且顶层设计的思维 , 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 确实不是一个村庄就能完成的 。
本文转自:上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承载记忆与乡愁,也要保护!重造并非唯一解
文章图片
今天的乡土聚落 , 是一个大综合体 , 折射出人与人、人与大地的关系 。 为什么这个村的空间布局是这样?为什么房子、公共建筑长成这样?一切都不是偶然 。 地景的变化 , 背后都是历史故事 。 统一刷上白色 , 反而失去了对这片村庄更丰富的感知 。 这是值得警醒的 。
古村古镇 , 能让你读到历史 , 读到民族文化的延续 。 古树还在 , 地景还在 , 感受到民族的血脉的延续 , 仿佛天地都在诉说 , 曾经有一群人是这样生活的 。 这样的保护和传承 , 才有参考价值 。
上海乡村接下来怎么走?文旅体验只是其中之一 。 海沈村也只是起步 , 目前来看 , 离期待还远 , 未来道路很长 。
本文转自:上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承载记忆与乡愁,也要保护!重造并非唯一解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海沈村的系统化设计、专业化运营 , 是盘活整个乡村的关键 , 但这不是以一人之力就能达成的 , 政府在其中通盘规划起到关键作用 , 你们是如何想到的?
王新悦(惠南镇副镇长):首先是摸清家底 , 海沈村是地铁村、冠军村、西瓜村 。 这是它的独特资源 , 但优势资源如何发挥作用呢?别说以一人之力、一家之力 , 就是以一村之力 , 也是远远不够的 。
实际上 , 惠南镇作了一番调研 , 从区位上看 , 海沈村和它附近另外两个村——桥北村、远东村 , 可以三村联动 , 一起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
具体说 , 在上级部门支持下 , 由镇规建办落实规划统筹 , 开展郊野单元规划、三村联动产业规划、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