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 尹喜地


尹喜 尹喜地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尹喜地,尹喜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 。
2、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 , 不得听任其过关 。
3、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 , 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 。
4、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 , 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 , 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
【尹喜 尹喜地】5、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 。
6、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 。
7、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 。
8、尹喜铭记师父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五千言 , 能解其奥妙 , 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既高深,又广大,深得历代文人所崇拜 。
9、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在《百子全书》之中 。
10、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一个故事:老子久住周都研究道德学问,后见周朝衰败,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们写本书吧” 。
11、当时老子就写了一本书 , 分上下篇,阐述道德的内容,共5000多字 。
12、这就是历史上老子西度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故事 。
13、尹喜是春秋战国时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后来,庄子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 。
14、据有关史料记载,尹喜在日常生活中清虚自守 , 要求自己象射箭一样保持“心平体正”,并解释说:“非独射也 。
15、国之存也 , 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 。
16、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
17、说明这种心平体正的修持方法 , 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不仅能够治身治国,而且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
18、老子授其道德经并约定“后会蜀之青羊肆” 。
19、之后,喜托疾不仕隐居谷内,后入蜀,归栖于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 。
20、公元五世纪,南朝人郭仲产《南雍卅记》载:“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 。
21、武当山大顶之北有“狮子峰”,岩壁上有尹喜岩,一名仙岩 。
22、其下有涧名牛槽涧、青羊涧 。
23、留传有老子会访尹喜的神话故事 。
24、元代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 。
25、元代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 。
26、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
27、尚未找到尹喜的生卒年代,也不知其详细的生平事迹 , 但历代武当山志都记有他在武当山活动的踪迹 。
28、勿庸质疑,尹喜成为第一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