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梅国强:六经辨证裁经方化痰散瘀疗胸痹(冠心病)

国医大师梅国强:六经辨证裁经方化痰散瘀疗胸痹(冠心病)
文章图片
国医大师梅国强:六经辨证裁经方化痰散瘀疗胸痹(冠心病)
文章图片
▲梅国强国医大师(1939-)
梅国强 , 是第三届国医大师 , 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 。 《灵枢·五邪》曰:“邪在心 , 则病心痛” , 首次提出“邪在心”概念 。 就冠心病而言 , 此邪可指外邪 , 亦可指内生之邪 。 以发病学来看 , 本病以内积之邪 , 或内外合邪最多 。 专篇论述类似疾病者 , 首称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1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 阳微阴弦 , 即胸痹而痛 , 所以然者 , 责其极虚也 。 今阳虚知在上焦 , 所以胸痹心痛者 , 以其阴弦故也” 。 本条总言胸痹为心胸阳虚 , 阴邪凝聚所致 。
梅老尊崇《灵》《素》《金匮》宗旨 , 从病因病机之多样性、脏腑间相互关系、邪正进退、病机转化诸方面出发 , 借鉴六经辨证论治精神 , 化裁经方 , 以治疗冠心病 。 略呈管见 , 以就正于同道 , 现将梅老六经辨证裁经方化痰散瘀疗胸痹经验总结如下 , 以飨同仁 。
胸阳不振 , 心脉痹阻
国医大师梅国强:六经辨证裁经方化痰散瘀疗胸痹(冠心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4条:“胸痹不得卧 , 心痛彻背者 , 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梅老治疗本证 , 恒以此方为代表 , 有温通心胸阳气 , 化痰通脉之效 。 该篇第1条虽曰:“今阳虚知在上焦” , 是心胸阳虚无疑 , 但仍应灵活理解 , 梅老以为应包括心胸阳气不通 。 何以不通?乃痰浊阻滞使然 。 更有痰热瘀血互结 , 痹阻心脉 , 以致心胸阳气不能畅达者 , 阳虚与阳郁 , 虽一字之差 , 而证候有别 。 若舍此而泛言阳虚 , 一则与方药之功效未合 。 再则心为君主之官 , 若君火极虚 , 则肾阳未有不衰者 。 是充则俱充 , 衰则俱衰 , 乃少阴主一身真阳之理 。 若胸痹心痛之病 , 确为真阳极虚之证 , 则反不如篇中“赤石脂丸”为佳 。 梅老用栝蒌薤白半夏汤 , 必加重化痰、活血化瘀之品 , 再议其余 。
痰浊瘀血互结 , 枢机不利
痰浊瘀血互结 , 心脉痹阻 。 此言枢机不利者 , 乃病有兼挟 , 是不惟心脏受病 , 且病兼少阳 , 或兼少阳枢机不利之征象 , 或兼少阳经脉所过之处有痹痛酸楚之类 , 遂尔提出探讨 。 此论点源头之一 , 即前述栝蒌薤白半夏汤证 。 源头之二 , 即《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 , 发热微恶寒 , 支节烦疼 , 微呕 , 心下支结 , 外证未去者 , 柴胡桂枝汤主之” 。 此为病兼太少二经 , 在外感病中 ,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 , 是太阳轻证;“微呕”“心下支结” , 是少阳轻证 。 惟病关少阳 , 不宜发汗 , 故欲解太阳之表 , 必舍麻黄而取桂枝之法 。 惟二证皆轻 , 故以柴胡、桂枝二方原剂量之半相合 , 名曰柴胡桂枝汤 。 反之 , 若二证皆重 , 似可依原量相合 。 以上为治外感热病之概况 。 而用本方治疗杂病 , 尤其是冠心病者 , 多不发热 , 亦无呕 , 是不必强求 , 只需关注“肢节烦疼”“心下支结” 。
国医大师梅国强:六经辨证裁经方化痰散瘀疗胸痹(冠心病)
文章图片
▲柴胡
痰浊瘀血互结 , 痹阻心脉 , 其病与太少二经何关?曰:血脉与营卫息息相关 。 盖营之与血皆行于脉中 , 而卫气行于脉外 , 二者相辅相成 。 未有心脉痹阻 , 而营卫反畅者 。 桂枝汤功能调和营卫 , 以助血脉运行 , 况且足太阳之别脉 , “当心入散”(《灵枢·经别》);手太阳之别脉“入腋走心”(《灵枢·经别》) 。 手太阳之脉“入缺盆 , 络心”(《灵枢·经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