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期间孩子焦虑、恐慌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疫情|疫情期间孩子焦虑、恐慌怎么办?专家来支招】截至3月25日24时 , 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现有确诊病例27312例 。
面对此点多、面广、频发的疫情态势 , 孩子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和不适感是正常的 , 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 我们也可以在身体防护基础上采取科学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 , 理性而智慧地面对疫情 。
面对疫情不必恐慌
面对新冠疫情 , 睡不着觉 , 食欲不振 , 记忆力下降 , 注意力不集中 , 乏力、烦躁、易怒等都是常见的 。
出现这样的情形 , 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 也可以用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积极与他人交流 , 合理宣泄情绪;还可以使用科学的心理学治疗方法来帮助自己 , 包括深呼吸、冥想、正念运动等科学而积极的行动使自己从恐慌中走出来 。
少数自我调适不能缓解的 , 也可以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 总之 , 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系列扰动 , 是可以科学应对的 。
专家建议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唐登华
面对疫情下的恐慌 , 心理干预应最大程度发挥效能:
建立与病毒和危险的边界是重中之重 。 人们暴露在危险的病毒面前没法不恐慌 , 这是心理干预的限制与无能 , 这时候缓解恐慌最重要的是和危险建立边界 , 例如要让疑似者感觉到自己也是被防护于其他疑似者的 , 有感冒类症状者去就医是被防护于病毒的 , 让医护及管理人员确实感觉到自己是被有效防护的而不仅仅是凭情怀的 , 有效的防护管理是缓解心理恐慌、减少传播的重中之重 。
不需要不必要的“勇敢” 。 此时面对面的帮助就不如线上的远程关怀 。
心理帮助的前提是“不打扰” 。 促其自助很关键 。
面对孩子的焦虑 , 家长这么做
在突发的疫情面前感到担心、谨慎是很自然的 , 且这些担忧对我们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 能使人对疫情保持警惕 , 远离危害的环境;但过分焦虑不但无助于抵抗病毒 , 反而有损我们的身心健康 。 家长可以:
1.减少孩子与疫情负面信息“风暴”的接触 。 过度吸收、夸大负面消息会带来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 。 家长首先要做好示范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 科学地看待并向孩子沟通关于疫情的知识 。 做到不把疫情夸张化 , 做好自身的防疫卫生工作 , 减少外出和社交 , 保持卫生清洁 。 在此基础上 , 家长可以减少孩子在疫情信息中的暴露度 , 帮助孩子把“随时看新闻”改成只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 , 从权威媒体了解疫情进展、学习防疫知识 , 其它时间回到与家人的生活中 。
2.觉察自己的情绪 , 坐下来坦诚沟通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 。 家长首先要觉察和接纳自己针对疫情所引发的不同情绪 , 了解疫情对自身行为上的影响 。 同时 , 家长在接纳自身情绪的基础上 , 对孩子的情绪感受做出回应 。 可以告诉孩子 , 正常的担心和紧张是有保护作用的 , 全家人会一起认真做好防护 , 彼此照顾 。 通过这样的回应 , 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 , 也是能表达的;引导孩子认识这是自我保护的反应 。
3.通过多种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舒缓情绪 。 可以让孩子通过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 也可以自由书写或自由涂鸦 。 如 , 让孩子挑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感觉舒服的音乐 , 不用想太多 , 拿起本子凭感觉写下去或画下去 , 从而达到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目的 。
4.主动与孩子讨论 , 引导孩子以“积极”的视角看问题 。 让孩子问自己 , 他所担心的事情是否100%一定会发生 , 和孩子一起探讨关于疾病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方面的信息 , 降低孩子的担忧 , 引导孩子有一个积极的认知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