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什么意思 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的故事哲理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什么意思 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的故事哲理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的故事哲理,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句话的意思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 , 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
2、【出处】《孟子·尽心下》【拼音】yǐ qí hūn hūn , shǐ rén zhāo zhāo【寓意】指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 。
3、扩展资料:孟子孟子孟子(5张)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
4、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
5、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 , 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 。
6、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
7、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
8、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
9、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
10、关于他的身世 , 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的故事 , 《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
11、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
12、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
13、孟子289孟子289《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
14、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子思门人也罢 , 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
15、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 , 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
16、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 , 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
17、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 ,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18、(《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
19、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
20、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 , 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
21、东汉以后 , 这几篇便相继失佚了 。
22、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
23、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 , 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
24、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
25、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
26、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 。
27、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
28、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 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了 。
2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什么意思 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的故事哲理】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