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治慢性肠炎,此方被深埋多年!补阳气、化湿热,善于攻坚克难

肠炎|治慢性肠炎,此方被深埋多年!补阳气、化湿热,善于攻坚克难

文章图片

肠炎|治慢性肠炎,此方被深埋多年!补阳气、化湿热,善于攻坚克难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秘传证治要诀类方》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肠炎|治慢性肠炎,此方被深埋多年!补阳气、化湿热,善于攻坚克难】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聊 , 关于慢性肠炎的事儿 。
我手头 , 有一张医案故事 。 你看了以后 , 应该大受启发 。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 , 年37岁 , 医案记载姓郑 。
初诊时间 , 是1992年的1月22日 。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最近这半年来 , 总是跑肚拉稀 。 医院给诊断为慢性肠炎 , 经用药以后 , 效果不好 。
怎么办啊?此人决定投中医治疗 。

找的谁呢?是我昨天提到的 , 中医大家陆芷青前辈 。
陆师打眼一看 , 发现患者面色不好 , 两只手捂着肚子 , 神情疲惫苦闷 。
仔细问 , 这才知道 , 患者现在是肚子冷痛 , 吃不下饭 , 每天得排粘液便大概三四次之多 , 什么都干不了 , 苦不堪言 。
看舌脉 , 发现舌淡 , 苔薄黄 , 脉象细 。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 , 陆芷青前辈就写了一张方子 。 但见——
党参30克 , 焦白术10克 , 茯苓10克 , 补骨脂12克 , 赤石脂12克 , 干姜3克 , 炙甘草5克 , 黄连3克 , 凤尾草30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每日一剂 , 一共开7剂 。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 , 粘液便不见了 , 转为溏便 , 冷痛现象缓解 , 但是依然腹胀纳呆 , 饮食不香 。
这时候 , 原方加谷麦芽各10克 , 煨葛根9克 , 荷叶10克 , 水煎服 , 继续投7剂 。
最终 , 患者腹泻完全消失 , 诸症大大缓解 。 后来 , 医家嘱咐 , 用参苓白术丸合香连丸 , 善后调理 , 加以巩固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内容 。 我给你说完了 。
其实 , 这个医案里的患者 , 代表着慢性肠炎患者中的一大群体 , 这就是脾阳不振 , 湿热留滞 。
啥意思?就是说 , 患者的基本问题 , 在于脾阳虚弱 。 但是在脾阳虚的同时 , 还夹杂湿热的问题 。
你看这个患者 , 面色少华 , 腹部冷痛 , 舌淡 , 脉细 , 这就是典型的脾阳虚 , 对不对?
再看 , 此人舌苔薄黄 。 薄黄苔主什么?主热啊 。

脾 , 主运化 。 患者脾阳不足 , 湿邪就得不到化解 。 湿邪郁滞日久 , 患者就会生湿热 。 脾阳虚和湿热留滞的局面 , 就这样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体内了 。
这个情况 , 其实在慢性肠炎患者里很普遍 。 久病 , 伤阳 。 肠炎日久 , 确实容易形成脾阳虚 。 而湿邪郁久 , 也确实容易化热 。 所以 , 具备这个特点的慢性肠炎、泄泻患者不少 。 治疗起来 , 也比较麻烦:过于温阳 , 则助长热邪 。 过于清热 , 又怕进一步伤了脾阳 。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想个办法 , 既能改变患者脾阳虚的基本问题 , 还能顺带解决湿热的问题 。
千斤重担 , 落在了一张方子身上 。 这就是连理汤 。
你来看当时陆芷青前辈用的方子——、
党参30克 , 焦白术10克 , 茯苓10克 , 补骨脂12克 , 赤石脂12克 , 干姜3克 , 炙甘草5克 , 黄连3克 , 凤尾草3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