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 ,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天津 , 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属奥密克戎变异株 。 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迎战奥密克戎 , 此前这一传播速度极快、隐匿性极强的变异株 , 已在国外造成“海啸式”传播 。
第一时间 , “热备”中的天津中医队伍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 。 天津 , 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镇 , 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 , 让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疗、康复全过程 , 关注“一老一小” , 强化“一头一尾” , 探索出了一条中医药抗疫的“天津方案” , 实践于我国多地 。
中西医结合 , 是中国抗疫的亮点之一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 , 中医药在缩短病程、减少重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 , 显示出了明显优势 。
“热备”队伍全力投入
在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 , 天津第一时间启动了中医药参与应急防控指挥和救治工作机制 , 在隔离点投放中药给密接者服用 , 组建整建制中医医疗队在定点救治医院独立接管病区 , 组建中医病房 , 建设康复病房 , 全程进行中医药治疗 。
“只要有阵地 , 就会有作为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组长张伯礼说 。
从海河医院1号中药协定处方 , 到8号中药协定处方 , 这支整建制中医医疗队在张磊队长带领下 , 在定点医院海河医院全力救治着感染者 , 根据病毒的发展变化 , 不断调整优化着救治方案 。 “在治疗过程中 , 对轻型、普通型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 , 改善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临床症状 , 阻断向重症发展 。 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一人一方’ , 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 。 ”张伯礼院士介绍 。
此轮疫情中医病区收治患者年龄从12岁至90岁 , 平均住院时间13天 , 最短6天;平均转阴时间11.5天 , 最短5天;无1例转为重型 。
中医病区之外 , 更大范围内的中西医合作同步展开 。 据天津市卫健委中医处统计 , 自2022年1月8日该轮疫情发生 , 至2月24日该轮最后2名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 天津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431例 , 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全覆盖 。
“天津这次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 遭遇了国内第一波阻击战 , 天津总结好‘早快严全’的抗疫经验惠及四方 , 为全国人民作出了贡献 。 尤其是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的经验 , 为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全病程覆盖、整建制承包病区、重点病例会诊的抗疫模式探索了道路 。 ”张伯礼说 。
“一老一小”精心护好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 , 大屏幕上详细展示着天津市定点医院收治的疑难感染者详细病情 。 屏幕两端 , 是由中医药救治专家与“红区”医生“隔空”组成的会诊团队 。
每一位病人的舌象、证候演变 , 都被一一充分讨论 。 参与这场诊治的 ,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 有全国名中医、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陈宝贵 , 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雒明池 , 还有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孙增涛……这样的会诊 , 从今年1月起 , 已经开展了超过20次 。
天津市卫健委中医处处长于春泉介绍 , 为了使中医药救治效果最大化 , 天津市卫健委统筹协调全市中医力量 , 第一时间建立了市级中医专家远程会诊机制 , 张伯礼任组长、陈宝贵任副组长 , 中医呼吸、康复、心身、儿科等相关专业专家50余名组成的中医会诊专家团队 , 视频连线定点救治医院 。
“抓住‘一老’十分重要 。 ”张伯礼说 , 根据抗疫积累的经验 , 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 需要被重点救治 。 “多数会诊的病例都属于此类 , 中医药可以充分发挥优势 , 控制转重率 , 尽早实现核酸转阴目标 。 ”
- 中药房|广西:中医药全面参与 创新应用内服外治
- 吉林|吉林打出中医药抗疫“组合拳”
- 疫情|履行个人责任义务 严格遵守防控措施
- 防控|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
- 顾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绝不可掉以轻心
- 检测|吉林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
- 疫情又起,奥密克戎出现新分支,如何正确戴口罩,看这里
- 疫情|上海全市核酸检测,如何完成?
- 疫情|电白娱乐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取消堂食!
- 疫情|48小时→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