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原创】口疮(口腔溃疡)你真的了解它吗?( 二 )

1、实热:《灵枢·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 , 入上齿中 , 还出挟口 , 还唇 。病在胃时 , 为胃热上扰 , 表现为口疮起病较急 , 口臭 , 喜冷饮 , 舌红苔黄 。
2、湿热:《证治准绳》:脾脉布于舌下 , 若脾热生痰 , 痰热相搏 , 从相火上炎 , 亦生疮者 , 尤多 。 病在脾时 , 由积热挟湿上攻 , 口渴不欲饮 , 便黏或溏 , 舌红苔黄腻 。 宜清热利湿健脾 。
3、虚寒:《景岳全书》:口舌生疮因多由上焦之热治宜清火然有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又非寒凉可治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 。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方可痊愈 , 此寒热之当辨也 。 口疮反复发作 , 边缘色淡红 , 手足不温 , 舌有齿印 , 服用清热寒凉药口疮反加重 。 当服以温热之剂 , 引火归元 。
下焦
1、阴火:《灵枢·经脉篇》云:“少阴之脉 , 贯肾 , 系舌本”《寿世保元》云:“如晡热内热不时而热 , 作渴痰唾 , 小便频数 , 口疮者 , 下焦阴火也 。 ……若热来复去 , 昼见夜伏 , 夜见昼伏 , 不时而动 , 或无定处 , 若从脚起 , 乃无根之火 。 《口齿类要·口疮》:口疮 , 若热来复去 , 昼见夜伏 , 夜见昼伏 , 不时而动 , 或无定处 , 或从脚起 , 乃无根之火也 , 以附子末 , 唾津调搽涌泉穴 。 这就是常说的五心烦热 。 阴虚火旺溃疡色鲜红 , 疼痛昼轻夜重 , 咽干口燥 , 手足心热 , 舌红苔少 , 脉细数 。 此时治宜滋水涵木 , 滋阴清热 。
传功完毕 , 此时我虽然已经元气大伤 , 处于强弩之末 , 弥留之际 , 但我还是想问一句 , 真的有勇士敢与口疮一战 , 忍痛自愈吗?如有此人 , 真可谓是百年不遇的练武奇才呀!

关注我 , 我有一部武林秘籍传授于你 , 下期教你如何1分钟制服口腔溃疡这个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