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请解释它的出处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翻译


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请解释它的出处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翻译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翻译,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请解释它的出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自于先秦李斯《谏逐客书》 , 意思是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
2、原文: 臣闻地广者粟多 , 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
【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请解释它的出处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翻译】3、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 故能明其德 。
4、是以地无四方 , 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
5、译文: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 , 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 。
6、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 , 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
7、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 。
8、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 。
9、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 。
10、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
11、二、整体目的《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 。
12、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 。
13、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 , 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 。
14、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 。
15、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