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上海实现动态清零的难度有多大?梁万年解读( 二 )


所以现在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 , 核酸检测也好 , 全域静态管理也好 , 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传播值给压到1以下 。 一旦压到1以下 , 就意味着一个人传不到1个人了 , 拐点就出现了 , 就不会持续地传播了 。
而且 , 它传播的代际间隔很短 。 最早 , 原始株出现的时候 , 我们讲传播几代 , 从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三代 , 每一代的间隔是将近7天 。 现在这个病毒 , 三天左右就是一代 , 而且每一代之间都是指数式的增长 。 可想而知 , 给防控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 因为感染的人不一定马上就出现症状 。 因为时间太快 , 等发现有症状的时候 , 可能已经传了人 , 传了两代甚至三代了 。
如果代际间隔长 , 发现的时候还来得及进行管理和控制;一旦稍微慢一些 , 很可能不是一代两代的问题 , 所以这一点是我们防控最难的 。
一遍又一遍做核酸 , 同时又做抗原就是想要把它(病毒)捞干净 , 尽量把范围扩大 , 把可能的传染源全部查出来 , 然后进行管理 , 才能切断它 。 只要稍微漏了一些 , 它又会很快指数式地增长 。 所以 , 这是当前防控最重要的难度 。 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 , 人口密度很大 , 稍微一不注意 , 它就在某一个点重新出来了 。
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
梁万年介绍 , 还是要特别强调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流感 。 更不能把现在的疫情认为是一个流感化的疫情 , 因为它和流感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 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比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要快 。
第二 , 奥密克戎传播的隐匿性比流感的隐匿性要强 , 所以说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 。 由于它传播速度快和隐匿性的特征 , 在衡量其危害的时候 , 一般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 一是它的传播力是多大 , 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 , 估计感染了多少人;二是疾病的严重程度 , 疾病的严重程度又分成两个层次 , 从个体来说 , 你感染以后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比例是多大 。 从群体来说 , 也就是在一个区域被感染的人群当中 , 到底有多少人发生了死亡和重症 。 上海现在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和流感比是没有流感高 。 但是从国际和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来看 , 总体比流感还是要高的 。 特别是老年人群的病死率要比普通的流感要高出几倍 ,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高出10倍以上 。 上海是有约2500万人的人群 ,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进 , 老年人群的感染在所难免 , 我们稍有不慎 , 就会对这些人群包括一些其他的脆弱人群造成很大的健康损害 , 必须高度重视 。
第三 , 奥密克戎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 也就是新冠病毒的特征 , 它始终在变异 , 而且变异的方向我们是不明确的 。 所以这么大范围的流行和传播中如果要发生变异的话 , 或者是向坏的方向变异的话 , 对我们健康的危害就会更大 。
这些方面结合起来 , 我们不能够认为 , 奥密克戎就是一个“大号流感” 。
中国抗疫为何不能“躺平”?
梁万年:我国从一开始就坚决地执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入”重要的策略 , 采取了比较坚定的措施来围堵疫情的传播 。 到今天为止 , 奥密克戎有两种方向 , 一个是干脆“躺平” , 另外一个是中国现在的“动态清零” , 是理念所决定的 。
“动态清零”是尽一切可能来减轻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 , 同时要尽一切可能 , 来有效地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关系 , 精准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用短时间的封控管控 , 是为了换取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 。 而对于上海做一些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 , 是为了换取整个全国更大范围、上海更长时间的一种正常的生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