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别让“躺平论”带偏疫情防控节奏 | 新京报快评

动态|别让“躺平论”带偏疫情防控节奏 | 新京报快评
文章图片

【动态|别让“躺平论”带偏疫情防控节奏 | 新京报快评】▲1月15日 , 参与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在安排入户核酸检测名单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浦峰 摄
“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重症率、死亡率低 , 还有必要兴师动众吗?”“让病毒低水平流行可以吗?”面对国内新一轮疫情反弹 , 舆论场中“与病毒共存论”“躺平论”甚嚣尘上 。 针对这些声音 , 权威人士近日纷纷表达了专业意见 。
4月8日 , 钟南山院士为南开大学进行主题为《科学指导抗疫 , 勇攀医学高峰》的远程授课 , 对目前疫情形势进行了最新研判 。 他认为 , 中国当前形势下 , “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 , 动态清零是可取的 , 但要进行逐步开放的政策”;他还提出 , 根据我国“动态清零”的政策 , 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
钟南山院士等专业人士给出的专业判断 , 是基于严谨的科学分析 , 尤其是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 。 比如 , 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 按照世卫组织的判断 , 奥密克戎全球总体风险被评估为“非常高”; 从中国香港特区的数据看 , 此轮疫情总的病死率是0.7% , 远高于流感病死率;从英国的数据看 , 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人数也高于同期的德尔塔……
最为关键的是 , 奥密克戎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 , 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威胁更大 。
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 尤其是老龄人口基数庞大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亿 。 即便是非常小的发病率、死亡率 , 其绝对数字也堪称巨大 。 更何况 , 哪怕一个“小小的数字”降落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那里 , 都是难以承受的不幸与灾难 。 此外 , 如果贸然“放开”导致大面积感染后 , 还可能产生新的病毒变异 , 让情况变得更加难以预料 。
可以说 , 无论是我国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 , 还是一些西方国家消极防疫导致的惨重代价 , 都提醒我们 , “躺平”没有出路 , 坚持科学严密的防控 , 主动担当作为 , 才能最大限度保护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
事实上 , 自疫情暴发以来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贯穿我国抗疫斗争的基本理念 , 过去是 , 现在是 , 未来也是 。 在此理念下 , 当前阶段坚持的“动态清零” , 符合科学规律、契合中国国情 , 也是“看大局、看总体、看长远”作出的科学决策 。
同时要看到 , 疫情防控从来没有“完美方案” 。 当前阶段“动态清零”总方针 , 仍然是用“小的成本、短的时间、快的速度”阻击局部疫情反弹和蔓延的最优选择 。 而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 , 针对舆论场中出现的一些不同声音 , 专业人士及时释疑也是必要的 。
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 , 以及整个社会肌理的影响也愈发深入 。 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所说 , 面对新一轮严峻的疫情形势 ,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 坚持防控策略和措施不动摇 , 也是为我们争取一个时间窗口 。
在这个窗口期 , 加强疫苗接种及通用疫苗研发 , 提高预防率;贯彻“抗原筛查 , 核酸确诊”的政策;加速新冠药物及抗体的研发;多学科康复介入降低后遗症风险;实现医院、社区、基层一体化防控管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等 , 都在科学、高效地推进 , 为我们把握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点、更好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赢得机遇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