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事关开学!( 四 )


7.加强活动管理 。 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度 , 加强对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控制 。 原则上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 。
8.加强家属区管理 。 将家属区纳入社区常态化防控管理 , 对家属区实行网格化管理 。 加强学校通勤车辆管理 。 加强教职员工所在院系与其家属和社区网格管理员的沟通交流 , 密切注意教职员工家属日常身体情况 。
9.开展应急演练 。 高校在开学后应定期组织开展应对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演练 , 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即时反应能力 , 检验学校疫情防控骨干和师生员工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 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整改、调整 。
(二)师生员工管理要求 。
10.遵守校门管理 。 师生员工应遵守学校校门管理规定 , 尽量减少出校 。 学生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 , 对于因找工作、实习等原因 , 确应出校的 , 履行相应程序 , 允许进出校 。
11.加强健康监测 。 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 , 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上报 , 并按照相关规定就医 , 不带病上课、工作 。 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 , 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
12.加强个人防护 。 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应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 并完成加强接种 。 校园内师生员工应佩戴口罩 , 做好手卫生 , 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 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 佩戴一次性手套 , 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 。
13.落实健康教育 。 学校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 , 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 。 定期对师生员工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 , 提高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 积极倡导健身活动 , 养成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
14.关注心理健康 。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 关注师生员工心理状况 , 安排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 ,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 及时疏导师生员工负面情绪 ,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
四、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
(一)关注疫情变化 。 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 。 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 , 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 , 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 , 果断采取处置措施 。
(二)强化监测预警 。 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 , 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 , 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 师生员工如出现疑似症状 , 学生应当及时报告辅导员 , 教职员工应当及时报告校医院 , 学校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点) , 由指定专人负责对被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 。 未设置校医院(医务室)的学校 , 应当就近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 。
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 , 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 , 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 , 推广使用抗原检测 。 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 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 。 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 , 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 , 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 , 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 进行核酸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