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 ,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雷声大”的下一句是“雨点小”,“雷声大 , 雨点小”:比喻话说得很有气势而本领却很少 。
2、雷声大雨点小——有名无实“雷声大雨点小”比喻言语上夸大其词,但是实际的作为却无如言语说得那样多 。
3、〖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
4、” 俗语中,雷声大雨点小也可看做是哭泣时,只发出声音而并没有真正流下眼泪 。
5、关于“雷声大雨点小”:“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 。
6、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或者声势造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
7、2、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来 , “雷声大雨点小”却是不符合天气事实的 。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 雷声大,雨点小下一句】8、3、因为,在各种降雨天气过程中,雷雨的雨滴不仅不小,反而可以说是最大的 。
9、原因是降雨的雨滴都是在云内上升气流中凝结生成和长大的 。
10、因而只有在强烈上升气流云中,才可能降下大雨滴 。
11、有气象学家XX年在马绍尔群岛和巴西观测到直径1厘米的大雨滴,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
12、巴西和马绍尔群岛都是热带,那里的雨基本都是从电闪雷鸣和积雨云中降下来的 。
13、而积雨云,正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强烈上升气流的云 。
14、相反 , 世界上最小的雨滴---毛毛雨,则反生在上升气流最弱的云中,连最微小的雨滴也托不住就给降下来了 。
15、4、当然,成语属文学范畴,本也无需完全拘泥于事实 。
16、而且,雷声的雨滴虽然不小,但雨滴却“不多” 。
17、而“雨点小”和“雨点少”在数量方向上是一致的 。
18、5、雷雨天气主要有三个特点:除了雷电和雷阵雨外,还有雷雨大风 。
19、大家知道,雷声、闪电可以传得很远(有谚语说“雷响天下知”);雷雨大风是积雨云后部下沉的冷凉空气(密度大)迅速堆积到地面上时,因气压远高于周围,而向四周发出的冲击波,它也可以传得很远 。
20、但是,雷阵雨则不同了,它的范围虽然和下沉冷凉气流基本相同,但却不会扩张,雨区随着积雨云的前进形成的也是一条窄(与大风和雷声区相比)带 。
21、也就是说,在雷雨天气影响区中 , 大部分地区是只有雷声和大风而没有雨点的 。
22、谚语“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就有“雷声大雨点少”的意思 。
23、不过,毕竟“雨点小”和“雨点少”还并不是一件事,成语必另有来源 。
24、6、确实如此 。
25、这个成语最初根本不叫“雷声大雨点小” , 而是从“雷声浩(甚)大 , 雨点全无”发展变化而来 。
26、有趣的是 , 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 , 因为在雷声天气影响区中,除了雷雨带以外都是这样的情况 。
27、可是,这八字不成成语,说起来也不上口 。
28、如要减成六个字,而且仍要保留“雷声大”的话,那么“雨点”后的字同样也就难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小”了 。
29、因为“大”也只和“小”对仗 。
30、当然,“雷声有 , 雨点无”也对仗,但对比不强烈 。
31、7、更重要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很符合某些社会实况 。
32、因为 , “造声势者”多少总会有一点实际行动 。
33、甚至还可以认为,只是由于组成成语需要 , 使用了“雷声”和“雨点”两个科学名词而已 。
34、这些人为因素可能都是成语化为“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吧 。
35、“雷声大”的下一句是"雨点小"雷声大雨点小——有名无实释义:比喻话说得很有气势而本领却很少 。
36、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