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轼的生平事迹20字


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轼的生平事迹20字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苏轼的生平事迹20字,苏轼的生平事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
2、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
3、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
4、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
5、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
6、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 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7、四年后还朝 , 任判登闻鼓院 。
8、治平三年(1066年) , 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
9、三年之后,苏轼还朝 。
10、此时 , 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 。
11、苏轼的许多师友 。
12、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
13、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
14、扩展资料:苏轼主要成就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 , 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
15、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 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
16、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
17、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
18、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
19、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
20、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
21、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 , 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
2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
【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轼的生平事迹20字】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