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药意外注射到皮下, 皮肤出现馒头大小水泡, 精心护理下终得痊愈

现如今 , 全麻已经成为主流麻醉方式 。 每天 , 我们几乎都要进行吸氧、给氧去氮、诱导插管等一系列的全麻操作 。 做得多了 , 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全麻中 , 大家最担心的无非就是气管插管的问题 。
麻药意外注射到皮下, 皮肤出现馒头大小水泡, 精心护理下终得痊愈
文章图片
然而 , 有一些意外情况却更加令人想不到 , 比如麻药外渗 。 所谓麻药外渗 , 就是麻药并没有按照预期推进血管内 , 而是跑到血管外去了 。
当麻药跑到血管外去了 , 虽然不至于像气管插管出问题那样紧张 , 但是紧张程度也一定不低 。 这是因为 , 大多数麻醉医生都会非常担心一些问题:这个麻药该怎么代谢?会不会影响苏醒?甚至 , 有的人会考虑这个准插管剂量的麻药会加强重新给过麻药的效果 。 还有一部分人担心 , 就是这个麻药会不会顺利吸收?会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然而 , 这个问题是那么难以解释的 。 这是因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 这就是专业知识的壁垒 。 对于麻醉医生而言 , 虽然大致了解护理工作的一些流程 , 但谈不上精通;对于护理人员而言 , 常见药物的外渗是不陌生的 , 但是麻药外渗的护理几乎是空白 。
下面 , 我们分享一个麻药外渗的病例 , 看看这个患者是如何愈后转归的 。
先介绍一下经过:
麻药意外注射到皮下, 皮肤出现馒头大小水泡, 精心护理下终得痊愈
文章图片
患者 , 男性50岁 , 因车祸骨折急诊入院手术 。 术前 , 由急诊留观室打好左手前臂留置针 。 麻醉过程中 , 麻醉医生从带入的左手前臂静脉通道顺序注射丙泊酚、力月西、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等透导药物 。
然而 , 当值麻醉医生并未发现异常 。 直至5分钟以后患者仍然不睡 , 才发现问题 。 此时 , 触摸留置针附近 , 已能明显感觉有很大的硬块 。 随即 , 留置针被拔除 。
鉴于手术必须要进行 , 在其他部位重新打了留置针进行麻醉 , 手术正常进行 。 手术历时3个小时 , 术毕苏醒无异常 。
术后当天 , 原左手前臂留置针静脉穿刺点周围出现9cmx9cm大水泡 , 1周后出现表皮坏死 , 逐步出现皮下组织、肌肉、血管等组织坏死 , 经静脉治疗小组、造口、麻醉、药剂、超声等多学科会诊排除压疮 , 按药物外渗处理 。
麻药意外注射到皮下, 皮肤出现馒头大小水泡, 精心护理下终得痊愈
文章图片
本以为 , 经过系统治疗就会很快痊愈 。 然而 , 这个过程真的太漫长了 。 直到一年后 , 才宣告基本治愈 , 但主诉左手掌仍然麻木 。
经神经科会诊 , 考虑神经损伤 。 接下来的治疗为 , 定期到神经科、康复科、美容科进一步康复、功能锻炼 。
之后 , 这个患者便进入更为漫长的康复过程 。 据称 , 3年后左手前臂、手掌功能才基本恢复 , 可以正常从事工作和劳动 。
小小的留置针意外 , 其后果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 几乎所有人都不会相信 , 这样的一个意外竟然能让一个人走上几年的康复之路 。
分享一下处理经过(本处理过程仅供参考 , 不同的病例应该有个体化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首先 , 第一步一定是准确找到病因 。 这个方面尤为重要 , 病因是关键 , 治疗是其次 。 也就是说 , 找对方向才能有的放矢;方向错了 , 不仅可能贻误时机 , 也可能导致相反的作用 。
麻药意外注射到皮下, 皮肤出现馒头大小水泡, 精心护理下终得痊愈
文章图片
药物外渗判断 , 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
1.术前带入左手前臂留置针 , 显然这是一个隐患 。 隐患在于 , 留置针是否严格交接?另外 , 特别细的针可能本身就没有回血 , 因此鉴别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是有难度的;